2012年12月23日星期日

莫道人生苦,风雨过后总是晴。


目前(2012-12-19)全球最长寿的老人, 1897年4月4日出生的日本(男性)木村次郎右卫门的座右铭是:

"莫道人生苦,风雨过后总是晴。"

---- 来源: 联合早报
(2012/12/19,  第二十三页)

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

Book 52天的健康約定:南雲醫師帶你用一日一餐更新全身細胞 bought on 2012-1219






52天的健康約定:南雲醫師帶你用一日一餐更新全身細胞
  • 作者:南雲吉則
  • 譯者:劉滌昭
  • 出版社:如何
  • 出版日期:20121031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363400
  • 裝訂:平裝

Book 一日一餐的健康奇蹟:日本名醫57歲比30歲更年輕的秘密,做起來真的沒那麼難 bought on 2012-12-19



一日一餐的健康奇蹟:日本名醫57歲比30歲更年輕的秘密,做起來真的沒那麼難 

  • 作者:南雲吉則
  • 譯者:劉滌昭
  • 出版社:如何
  •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3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363349
  • 裝訂:平裝

2012年10月15日星期一

Book 好命中年 -- 家庭醫學權威林青穀的38個養生提醒 by林青穀

Info source: http://richfamily.uho.com.tw/book.asp?id=1509 and

http://www.jointpublishing.com/books/BookDetail.aspx?isbn=9789861371603


Bought on 2012-10-15, Monday at POPULAR BRAS BASAH COmplex  S$17.20 less 30%.

》好命中年: 家庭醫學權威林青穀的38個養生提醒

作者:林青穀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8/31

ISBN9789861371603

 

台灣首席家醫科醫師林青穀,教你如何跑好人生的馬拉松!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人近中年,就像來到馬拉松的折返點,通過之後,便需要以不同的價值觀、生存技巧去面對,才能漂亮完成這場屬於自己的賽程!

朋友A說:「林兄,你不是在音樂廳就在球場,不是在種菜就是騎車……你是最會享福的生活達人!」
病人B說:「林醫師,你真的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認真過生活的醫生!」
醫生C說:「林院長,您到底有沒有在上班呀?看您過的日子,真令人羨慕!」

是的,這是享譽全台的林青穀醫師現在的生活。但事實上,他也曾面臨許多人生的低潮與關卡!憂鬱症一再襲擊、身心孱弱,又面對接二連三的各種挑戰,他一一克服、迎身面對,不但自己重拾健康、快樂,也在醫術與醫病關係上獲益良多!
他相信,人到中年,可以越活越健康、越活越快樂、越活越好命!
這本書中,他以最切身的經歷,與你分享有關情緒、疾病、飲食和運動的38個養生處方,並期許每個人都能在下半場,為自己打造更快樂自在的好命人生!

林醫師這樣看待人生/
豐富的人生正是來自於灰色地帶。
不要整天牽掛小孩,他們自然會長大。
在大自然的教室裡,當個無知的學生。
多勞動、多體驗生活,會更懂得珍惜擁有。

林醫師這樣面對疾病/
留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體重突然減輕?不明原因的腹痛、胸悶?
學會自我控管,誰說慢性病要一輩子吃藥?!
了解身體的耐受性,不輕易增加用藥量。
不知道要看什麼科的時候,家醫科是最簡單直接的選擇。

林醫師這樣維持體態/
選擇容易執行、每天30分鐘的運動。
爬山、騎單車、健走、跑步,可以訓練逐漸老化的肌力和柔軟度。
清晨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最高,不要一大早起床就開始運動。
勤做紀錄,是體重控制和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簡介】
林青穀

台灣家庭醫學的先驅,家庭醫學權威!1988年開設全國最早的家庭醫學科診所,迄今堂堂邁入25年!專長為家庭醫學、預防醫學、肥胖醫學、心血管防治照護、失眠與憂鬱症照護、醫學美容。
曾擔任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麥可傑克森來台的指定隨行醫師,治療過不計其數的友邦元首、跨國企業總裁、國際巨星,也是台灣民眾心目中親切、信賴的健康顧問。家有四個小孩和美女太太Sandy及資深美女岳母,喜歡騎車、走步道、打高球、跑步、游泳、溯溪、馬拉松、三鐵等,熱愛閱讀、音樂和電影。
現任/
林青穀家庭醫學科暨精神科診所院長、台北君悅、寒舍艾美、國賓、喜來登、遠東、六福、高雄國賓各大飯店的醫療顧問醫師、台灣睡眠障礙協會理事長、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

歷任/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總醫師、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講師、台北榮總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執行長、1998年曼谷亞運、2000年雪梨奧運中華台北隊醫、台灣IBMHP、保德信、拜耳、新光三越、中國時報等企業的家庭醫師、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


2012年8月28日星期二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挫折與失敗是人生旅程必經的驛站,
只是停留的時間長短不一。」

晚安,給困難一點時間,等待也是一種智慧。

2012年8月17日星期五

新加坡小学教育的反思 by 纪赟 (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2-08-17)




纪赟:新加坡小学教育的反思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2-08-17


 ● 纪赟
因为女儿逐渐接近上小学的年龄,最近我就与太太一起研究新加坡的小学制度。因为我俩都是在中国大陆接受从小学直到硕博士为止的全部教育,所以非常自然也会拿它与新加坡进行对比。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教育颇为人诟病,而且往往会被贴上“应试教育”的不好标签。然而,我们在离开中国这个大环境后,反而得以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过去被我们痛加贬斥的中国教育,甚至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被人们所忽视的优胜之处。
  最近数年,欧美也开始认识到了中国式教育的巨大优势,比如奥巴马总统就曾经多次表达了对中国教育成功的赞叹,并以此来警告和鞭策美国的教育从业者。88日《联合早报》刊登薛涌教授的《美式教育理想为何越来越不着边际?》一文,也对美式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如果说作为全世界技术革新尖兵的美国都在反思其教育体系,我们是不也应该反思一下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呢?
  我们在了解了新加坡小学教育的体系之后,发现它存在比较严重的二元分裂。首先,可能由于新加坡主要还是受西方思想体系影响,更加强调小学孩童全面的发展,故而给他们留出了半天的空余时间,实际上却又实行甚至比中国小学更严苛的胜负排名与精英筛选机制,从小四开始就对学生不断分流,精英学校的选拔、快慢班的区别等等。这导致了虽然形式上小学生有半天的自由时间,却还是会被充斥全岛的各种家教或补习班征用,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个无时不在运行的筛选机制的控制之下,很难让人获得喘息。这种学业压力甚至一直传导到整个家庭以及社会之中,并部分导致了“想赢怕输”社会人格的养成。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新加坡小学教育机制比不上纯粹西方式的教育,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快乐与自由时间支配,让他们获得其他方面的发展。很多家长就觉得新加坡的孩子压力非常大,当把他们转学到欧美时,感觉孩子就一下子放松下来了,变得快乐得多。新加坡小学教育机制也比不上中国大陆斯巴达式的全天教育,可以给学生一个从小开始的坚实教育基础。这种教育甚至从中国的幼稚园就已经全面展开。以我女儿为例,在来新加坡上幼稚园一年级之前,就已经会背上百首唐诗,二十以内加减法,能认一百多汉字,并且学过全部的英文字母。所以来到新加坡之后,除了英语口语不行外,就有着巨大的学习优势。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从很多小学四、五年级从中国转学来新的孩子身上看到。
  在学习上处于劣势,其实完全可以在今后的教育上得以弥补,而我更担心的一点却是,新加坡这样一种严格的小学精英筛选机制,会使一些开窍过晚的孩子由于分流过早,从而永远失去未来的机会。更有甚者,这种半天制再加上筛选的方式,还会加大社会分层。因为给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或请家教,会直接与父母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社会地位等相关,非常明显一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士,他们的子女很难获得更好的补充教育机会。
  提出以上意见,不代表我否认新加坡教育的巨大优势。比起中国,本地英式教育更利于学生的国际化,并且非常透明的制度保障,也比中国要更为公平。我对自己女儿的教育并不担心,因为新加坡的教育总体而言更有利于培养精英,我和家人也有足够的精力与物质投入,可以保障她在未来的残酷竞争获得一席之地,然而我们是否能够指望每一个新加坡家庭,都能良好地面对并处理这样一种空前的压力呢?
  一个成功的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层层筛选出以后管理我们这个社会的少数精英,而将其他众多人置于一旁去接受打过折扣的次一等教育——即使你给这个方式加上一个“因材施教”的堂皇招牌。教育应该是去尽量发挥每一个孩童最大的潜力,呵护改善并提高他们的能力与心智,并使他们成为真正能推动新加坡社会前进步伐的主人。

 
作者是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

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

Newstar2031 新知Q&A-醫師回覆:十穀雜糧是哪10種,其功效為何?

新知Q&A-醫師回覆:十穀雜糧是哪10種,其功效為何?

屬於中性體質的人,可以正常食用十穀養生餐,熱性體質者,要注意自己身體變化適度調節攝取及用量。如果只是攝取十穀中的每一個單一食物,將會營養不均。
一天三餐不間斷攝取十穀,累積下來,不謹能遇防文明病、心血管疾病,更有預防的效益。

Please visit


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我是新加坡人叻!你们要把我挤出新加坡吗?(I'm Singaporean! Do you want to squeeze me out of Singapore?!)


Source:


“你们要把我挤出新加坡吗?”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2-08-10)

包津梁

不久前的一天,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但是,北上的地铁车厢里依然非常拥挤,一位五十多岁,满口新加坡英语的太太被挤的忍无可忍,不断地大声抱怨:I'm Singaporean! Do you want to squeeze me out of Singapore?! ”(我是新加坡人叻!你们要把我挤出新加坡吗?)
  新加坡的总人口已经从2000年的400万快速增加到2012年的526万,而新加坡的交通系统,尤其是东西和南北两条地铁线,基本上还停留在400万人口时的技术水平和运载能力上,已经和快速增加的人口脱节,以致地铁系统故障频发,车厢里人满为患,才会让那位新加坡太太产生要被挤出新加坡的感觉。在新的地铁信号系统和更大的运载能力在若干年后形成以前,看来新加坡人恐怕还要继续忍受多年的“要被挤出新加坡”的煎熬。
  “你们要把我挤出新加坡吗?”恐怕也是许多新加坡永久居民近年来的心理感受吧?政府近年来接二连三地推出新政策,削减永久居民的福利待遇,扩大永久居民与新加坡公民在待遇上的差距,使得永久居民的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去年,一位在跨国企业担任高职的永久居民朋友抱怨,他女儿申请新加坡的大学时受到差别对待,同样的学校或专业对永久居民学生的录取要求远高于公民学生,有些专业干脆完全不接受永久居民的申请。近来,又开始为明年考PSLE的儿子担忧,担心政府又会推出新的削减永久居民待遇的政策,以致他的儿子不能平等地凭会考成绩地进入心仪的中学。加上永久居民的待遇有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感到在新加坡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已经开始规划全家撤离新加坡了。这几年来离开新加坡的永久居民朋友和同事越来越多,两个五口之家已经移居美国,有的移居澳大利亚、英国,有的返回中国、印度等。
  自去年大选以来,有关新加坡人口的问题一直沸沸扬扬,特别是永久居民的待遇问题是受到最多本地新加坡人质疑的,最近还有专家学者建议政府根据获得永久居民身份的时间长短差别对待永久居民。
  其实,他们和很多不了解真相的本地新加坡人一样,对永久居民在新加坡所享受到的好处存在很大的误解,总以为他们拿了新加坡什么天大的好处,进而耿耿于怀。永久居民的好处仔细罗列起来也就以下几点而已:
  一,有了选择工作的自由,不用担心准证到期,也不用老是被老板用取消工作准证来相威胁;
  二,有了许可能在公开市场买一间被新加坡公民住过的旧组屋,可以在家里大声唱歌,也不怕被房东赶出屋子;
  三,有了送孩子就近上学的可能,不用因孩子被接纳的学校太远而搬家,还可以享受比外国学生低,却又比公民学生高很多的学杂费;
  四,有了去政府综合诊所或医院看病时,享受一点政府补贴的好处,以前是公民的75%,现在实际上大约不到35%
五,有了雇主不得不为你缴交的公积金,第一年5%,第二年10%,第三年和公民一样。
  除此之外,好像再也没有其他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了。而作为永久居民,所有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样一件也不能少,比如:
  一,每年以同样的税率缴交所得税,消费税和房地产税等,不会因为你是永久居民就少交半分。
  二,年龄不超过规定年限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男性永久居民都必须参加国民服役。
  作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坏处也很明显,比如:
  一,小一年龄的孩子无法申请进入热门学校;
  二,孩子上学要付比公民学生高很多的学杂费;
  三,组屋翻新,电梯翻新的费用全部自己支付,不能享受任何政府补贴;
  四,去政府诊所或医院看病只能享受少量的政府补贴;
  五,出租组屋受到较多的限制。
六,所有其他作为公民才能享受的种种政府津贴,如购屋津贴、婴儿津贴、教育津贴、电费杂费津贴等等,统统免谈。
  由于永久居民没有投票权,无法通过选票来影响,争取,或者保护自己的利益,可以预见,面对汹涌的民意,政府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永久居民和公民之间的待遇差距。在新加坡,作为永久居民的好处会越来越少,坏处越来越多,将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要被挤出新加坡”的感觉将会如影相随,而且会越来越强烈。不过,来自不同国家的永久居民对这种被挤压的感受程度是有很大不同的,根据我对周边来自不同国家的永久居民的了解,发现感受最深的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其次是印度的,而最没有感觉的恐怕是那些拿高薪的洋人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南亚地区已经没有多少传统意义上的“华侨”的生存空间了。在新加坡,所谓“永久居民”,其实只能是一个过渡,一个从外国公民过渡到新加坡公民的临时阶段。如果把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等同于美国或澳洲的绿卡身份,那就大错特错了。永久居民的这种“要被挤出新加坡”的感觉,可能也是来自这种对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的误解吧?
  若想要摆脱这种“要被挤出新加坡”的感受,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早日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第二种是尽早远走高飞,另谋高就,俗话说的好:“良禽择木而栖”。若你申请了却被拒绝,那是明确告诉你,他们不在乎你,除非你能提高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作者是自动化工程师,
1996年初移民新加坡,
2003年初加入新加坡国籍

2012年8月8日星期三

薛涌:美式教育理想为何越来越不着边际?(代数 Algebra)


薛涌:美式教育理想为何越来越不着边际?
(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2-08-08

● 薛涌 

美国天天喊自己的世界第一。但其国民深度的自卑感,已经有些无可救药了。这样的社会文化不改变,美国作为一个世界领袖的地位,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仅仅在十年前,美国还被比作当年的罗马帝国,甚至是罗马帝国也无法比拟的“世界帝国”。美国的军力,比其他十几个主要国家的军力总和还强;世界前二十所大学,有一大半是美国的大学。从微软、谷歌、苹果,到面簿(Facebook),美国无疑是创新的领袖。
  如今,沉到经济衰退谷底的美国则是另一番光景。当然,美国正在触底反弹之中,世界年轻一代的精英仍然把到美国一流大学读书视为晋升之阶。低估美国是莫大的错误。但是,哪怕是在“世界帝国”风光无限之际,美国的社会和文化矛盾也在不断深化之中,乃至你接触一般美国人时每每暗叹:难道这就是统治世界的“大国之民”?难道这些人的选票会决定了这一“世界霸主”如何运用自己的影响力?
  举几个例子:有的美国小学老师会这样教学生:二分之一加上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到商店买东西,广告上明明写着双重减价:在已有的50%折扣基础上,再给你打50%的折扣。也就是说,100美元的50%就是50美元,再打50%,那就是25美元,75%的总折扣。但是店员居然会和你争执起来:“这不可能。两个50%,不就是100%了!这东西你可以白拿了!”也许这还算好的,毕竟他还能通过心算知道5050等于100。有些美国人连这也算不明白。
美国大学生代数不过关者众
  如果说这些日常生活中零星的个人见闻不足为训的话,那就看看《纽约时报》周末版上刚刚发表的文章《代数有必要吗?》。大意是说,美国的学生普遍被代数折腾,根本学不会。因此,学校没有必要继续教代数了。
  写这样的文章的人,不是那种觉得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应该等于四分之二的数学盲。而是纽约市立大学女皇学院(Queens College)的政治学荣休教授、《高等教育?——大学是怎样浪费了我们的钱、耽误了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能为此做什么》(Higher Education?: How Colleges Are Wasting Our Money and Failing Our Kids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的作者之一安德鲁·赫克尔(Andrew Hacker)。他自称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要频频依靠数学,写这种文章,并非自己不懂数学而不让下一代学习数学。
  正因为他是训练有素的社会科学家,他提供的一系列数字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现实描述:美国九年级的学生(一般1415岁)中,有四分之一无法高中毕业。这个比率在20082009年度的南卡罗来纳州达到了34%,在内华达州达到45%。赫克尔所接触的老师告诉他:代数不过关是辍学的主要原因。一位田纳西州的资深教师警告:“期待所有学生都掌握代数将导致更多的学生辍学!”不管学生来自穷人家庭还是富人家庭,不管他们是黑人还是白人,代数带来的恐怖是全面的。在田纳西州,39%的白人学生代数达不到熟练水平;在新墨西哥州,这个比率高达43%。一项研究揭示,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录取的学生中,能通过最基本的代数考试的学生不足四分之一。阿帕拉契州立大学(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的一位人士说:“许多学生考代数考了三次、四次、五次,就是通不过,最终辍学。”美国的大学新生中,只有58%能够最终拿到学士学位。导致他们读不下大学的首要原因就是大一数学。在赫克尔教授从1971年就开始执教的女皇学院,57%的学生无法通过必修的代数课考试。全美的数据揭示:在大学成绩单中,数学中的FD,比其他课程高一倍。
“德国模式”不适用于美国
面对如此大的危机,什么才是对应之策呢?难道不是应该加强数学教育吗?恰恰相反,赫克尔教授提出了“代数有必要吗?”的质疑。在他看来,代数是许多学生根本无法掌握的。拿这种学生明明无法掌握的东西来折腾学生,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败。他虽然没有提出废除代数的主张,但提出不应该把代数作为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此,他给出两点理由:
  第一,根据有关研究,未来十年的起步型工作,只有5%要求熟练的代数。比如,丰田公司在密西西比州这种落后地区建厂,那里的教育水准虽然很低,但丰田和当地的社区学院合作,讲授机械工具数学,并不需要代数。这种公司和技术学校合作培养专门人才的“德国模式”,可以绕开面面俱到的基础教育而直接专业化;
  第二,过分强调代数,导致压抑人才。加州的两个州立大学体系,录取学生的基本要求是三年以上的数学训练。一些精英大学,要求申请者的SAT数学成绩要在700分以上。这样的水平,只有9%的男生和4%的女生能够达到。设置这样的“准入门槛”的不仅仅是常青藤,而且还包括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这就使许多在历史、艺术上的人才不得其门而入。
  事实是什么呢?代数训练并不仅仅是“有用”“没用”的问题,而是一种基本的抽象思维能力,一种“脑筋体操”。经过了这种训练后,日后需要学习其他和数学相关的技能时,掌握起来就快得多。甚至“假设”和证实或证伪“假设”这些基本的思维技巧,也能用代数精确表达。更何况,德国属于“莱茵兰资本主义”,强调集体责任,从小对孩子进行专业化的培养,等孩子长大就职,企业仍然不断对之进行再培训,负责到底。在这种稳定的工作环境下,专项发展自然有保障。美国则属于“盎格鲁萨克逊式的资本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放任的市场竞争。你如果跳过高中进技校、学了专门的手艺进了工作,经济一不好就被解雇,一个产业都可能外包到第三世界。失业后往往要靠自己更新技艺。如果没有基本的思维训练,到时候学什么都学不会,还怎么生存?
“自尊主义”导致毫无自尊
  大学之所以叫做“高等教育”,原因就在于那里教的是“高人一等”的东西。况且常青藤和范德堡、莱斯、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这样的大学,都是一流学府。SAT数学考到800的满分也未必挤得进去。既然有那么多合格的学生竞争,凭什么要降低标准?如果你有超凡的艺术才能,被大学拒绝也不等于被压抑。米开朗基罗当年就曾进学校读书。那时佛罗伦萨是“欧洲的华尔街”,数学是学校的主课。米开朗基罗适应不了,退学回到作坊,最后成了大师。在美国,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都从大学辍学。谁能因此就说大学不必要了?
  赫克尔教授所描述的现象和他自己提出的主张,都活生生地展示了美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伤害。在政治上,美国是个草根民主社会,选民确实当家作主,政治家不过是选民的仆人。仆人总是对主人阿谀奉承,人性也。古往今来,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如此。于是,在美国,你会不停地听到美国人民是多么伟大、能够成就任何他们想成就的事业之类的赞词。没有人敢对此质疑。“美国梦”就是国家信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种意识形态渗透到教育中,产生了所谓“自尊主义”运动。其基本理念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于是,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为中心。流风所及,对孩子几乎就批评不得,生怕伤害其自尊心。结果呢?孩子如果达不到标准,就要降低标准让孩子感到“自尊”和“自信”。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怪现象:孩子参加体育比赛,每个人都是冠军。有些球类比赛干脆不计分,因为怕伤害输方的自尊。这一逻辑的自然结果,就是赫克尔教授的结论:学校何必用学生明明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可惜,教育不是阿谀。“人人皆可为尧舜”并不意味着“人人皆为尧舜”。《独立宣言》所申明的“生命,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权利”中,“追求幸福的权利”也不等于“幸福的权利”。你毕竟还要自己奋斗,经受挫折失败,甚至献出生命。“自尊主义运动”的一个最具有讽刺性的恶果,就是培养了一代最无自尊的孩子。我在大学教课时曾经问班里的同学:“你们中有多少人觉得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材料?”结果,除了几个外国学生外,全班几乎都举起手来。自尊和自信何在?美国天天喊自己的世界第一。但其国民深度的自卑感,已经有些无可救药了。这样的社会文化不改变,美国作为一个世界领袖的地位,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作者是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12年8月2日星期四

何顯亮醫師開始奉行生機飲食的经过 (from 2005)

=========================================
 何顯亮醫師開始奉行生機飲食的经过 (from 2005)
=========================================

何顯亮,香港中醫師,3年前(from 21-7-2008) 開始奉行生機飲食

2005,他跟太太去聽台灣生機飲食之父吳永志醫生講生機飲食,原本是為增廣見聞,後來被吳醫生提出的理論吸引,決定親身一試。
「我本身有皮膚病,幾十年來都沒斷尾,於是跟隨吳醫生建議,每天喝6杯至少用3款養生蔬果打成的500cc蔬果汁。為了求證療效,我不服中藥。一開始時是挺好的,但3個月後臉部開始又癢又紅,手指頭開始潰爛,接是手腳與身軀。」
他不心慌,知道這是自然排毒反應,一年後,他的皮膚病康復了,體重亦輕了15公斤,直至今日,他依然維持每日喝6杯蔬果汁的習慣。
何顯亮說現代人肉食過多,營養過盛,毒素及酸性體質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奉行生機飲食前也應了解自己的體質,蔬果汁的配方是因人而異的。

Info Source: http://shadow13.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264012

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

Book bought on 2012-07-31, 養生要植根.治病要除根 :抗病防癌的365則生活小細節大關鍵, by 何顯亮医师,ISBN 9789866379789


Book bought on 2012-07-31, 養生要植根.治病要除根 :抗病防癌的365則生活小細節大關鍵 by 何顯亮医师,ISBN 9789866379789

Contents:

〈專文推薦1〉治病精準的倒米醫師◎吳永志(美國自然療法&營養學博士、暢銷書作家)
〈專文推薦2〉人肉X光機的名中醫師◎陳雪梅(香港《溫暖人間》雙週刊總編輯)
〈專文推薦4〉癌末患者遇見生命中的貴人◎陳文偉(香港阿斯隆投資控股(中國)有限公司 董事長)
〈專文推薦3〉「醫食」智慧的大寶典◎顧堯坤【香港《都市日報》亞洲區行政總裁】
〈作者序〉◎∕
貼心收錄-本書方劑&湯方-中藥調理速查表
PART1名中醫教您-健康飲食的原則
回歸自然的飲食根本
★如何挑選好食物?
★如何煮出健康味?
★如何聰明健康吃?
健康吃的六個大原則 ★一、盡量素食
★二、吃食物,不吃食品
★三、少吃乳製品
★四、不吃高溫處理的食物
★五、少吃麵粉製品
★六、少吃糖類
一天健康吃的法則 ★.早餐 ★.午餐 ★.下午茶 ★.晚餐
落實蔬食生活的新態度 ★什麼人應該吃素?
★20種健康飲食法則
吃素對人體的益處 ★吃素會增強持久力
★吃肉會降低免疫力
★酵素越多,身體愈健康
吃對素食,體質不寒涼 ★環境變遷,體質不同
★不同體質,吃不同食物
★配搭得宜,食物就是寶
PART2名中醫教您-養生保健的秘訣
吃對早餐是寶
★吃得適宜,吃得有序
★理想早餐食物的安排
★腸胃佳.體質壯的早餐建議
★腸胃弱.易腹瀉的早餐建議
★有便祕困擾的早餐建議
晨起喝水好處多 ★拒絕細胞把毒素當水
★喝水、飲尿有差異嗎?
★喝對水通知腸道開工
★選擇好水,解脫百病
冷飲凍食最傷身 ★冷飲凍食與月經不調
★冷飲凍食與不育
★冷飲凍食與消化不良
★冷飲凍食與風濕關節炎
★運動後喝汽水傷身
健身運動的迷思 ★運動與鍛鍊的分別
★選擇運動的原則
★運動應注意事項
★運動後不宜淋冷水浴及喝冷飲
拍手功&甩手功 ★拍手功第1式
★拍手功第2式
★拍手功第3式
★拍手功第4式
★拍手功第5式
★拍手功第6式
★甩手功第1式
袪邪拍打功 ★經脈瘀阻為百病之源
★排毒除百病
★第1式(心)
★第2式(肺)
★第3式(腎)
★第4式(脾胃)
★第5式(肝)
★第6式(膽)
★第7式(雙陰)
有效預防膽固醇超標 ★膽固醇對人體的作用
★學會看懂檢驗報告
★預知高膽固醇的先兆
★輔?Q10的重要性
★有氧運動降膽固醇
★「卵磷脂」是血管清道夫
PART3名中醫教您-破解「毒素」的危機
揭開「毒奶」的真相
★牛奶對人體的影響
★牛奶製品不宜亞洲人
★嬰兒不宜喝牛奶
★喝牛奶致過敏
★喝牛奶易導致骨質疏鬆
★補鈣不如避免流失鈣
拒絕吸「油」毒 ★好油不足,百病纏身
★不良油脂的陷阱
★好油也會變成壞油
★解讀人體必須脂肪酸
★優質食用油的來源
★芥花油吃不得
★花生油的真相
★選好油8大健康指標
★吃對好油的方法
★營養油脂的補充法
原來「洗潔劑」會致病 ★有毒居家的清潔劑?
★優質的天然清潔劑
★臭氧機消毒除臭
★衣物對身體的影響
★衛生棉、保險套的危機
「電磁波」是隱形的殺手 ★透視手機的潛在危機
★居家電器的陷阱
★恐怖的微波爐、電磁爐
★少配戴金屬飾物
★水晶不一定帶來好運
PART4名中醫教您-症狀&疾病的調養法
感冒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如何增強身體的正氣?
★選對食物及水有效預防感冒
★處理「感冒」可以這樣做
頭暈、頭痛 ★探究頭暈、頭痛的病徵
★經絡不通則痛
★氣虛,血液運行不暢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揭開引起頭暈的食物陷阱
★加工食品的健康危機
★綜合治療解決頑疾
咳嗽 ★止咳藥治標不治本
★咳嗽成因的五大類
★咳嗽Q & A專家老實說
★咳嗽對症下藥有秘方
失眠 ★時代變遷.起居有異
★心理、生理互相影響
★中醫辨症論治
★改善失眠的最佳法則
★影響睡眠的20件事
★幫助睡眠的10件事
鼻過敏.鼻竇炎.睡眠窒息 ★鼻過敏會干擾心智的判斷力
★查出病因.根治疾病
★鼻竇炎宜先改善體質
★避開「睡眠窒息症」的危機
★改變飲食.解除鼻病
★運用洗鼻機有效改善鼻病
★治療鼻病的重要次序
便祕 ★便祕的成因與預防
★中醫治療便祕
★長期便祕的危機
★脊椎錯位可引致便祕
★通經活絡改善便祕
★晨起喝水的重要性
★脂肪酸助滑行
★改善便祕的食物
排尿障礙 ★看小便檢查身體的健康
★男女有別,事出有因
★腎?、中氣不足會影響排尿
★破解結石的危機
★攝護腺肥大的起因
★攝護腺肥大會影響性功能
★改善攝護腺肥大的方法
尿道炎.陰道炎 ★單吃藥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陰道炎發病的起因
★標本兼治.方為上策
★吃對食物縮短病程
皮膚濕疹 ★免疫力差=細菌繁殖好時機
★對症下藥根除病源
★改善濕疹好妙招
憂鬱症 ★一觸即發的靈魂
★善用藥物及心理治療
★一覺安眠是自癒良方
★除病根良方用心藥醫
糖尿病 ★糖尿病的成因
★糖尿病分為二種類型
★糖尿病常見的症狀
★糖尿病的併發症★
★中醫治理糖尿病奇方
★「糖」與食慾不振
★「糖」與骨質疏鬆
★「糖」會損耗維生素B群
★「糖」會造成諸多疾病
★避免無形糖的攝取
★揭開「代糖」的陷阱
★「代糖」會妨礙糖病康復
★想吃糖水可以這樣做
★優質「糖」的選擇
★吃對食物有效降血糖
中風 ★中風是怎麼形成的?
★中風高居死亡第二位
★不可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中風的另類治療
★活化肢體提升治癒力
心臟病(心肌梗塞) ★心臟病發生的成因
★速懂心臟病的名稱分類
★導致心肌梗塞的原因
★傾聽身體警告的訊息
★心臟病的生活照護方案
★有利心血管食物一點通
★防治心臟的中藥
高血壓 ★高血壓是無聲殺手
★中醫治理高血壓
★上下午血壓露玄機
★掌握健康飲食三原則
★小心不良油脂是罪魁禍首
★甜菜根可有效降血壓
★患者應注意的生活細節
★高血壓適宜的運動
★高血壓常見的Q&A
癌症 ★社會進步、健康倒退
★癌症不是絕症
★和癌細胞對話-尋找出路
★改造心靈是抗癌的靈丹妙藥
★飲食錯誤的癌症患者
★逆轉癌的飲食指南
★找出致癌的生活環境
★建立好習慣的抗癌法
★癌症家屬的關懷與協助

Info source:

Book bought on 2012-07-31食物营养与配餐 ISBN 9787565500183


Book bought on 2012-07-31食物营养与配餐 ISBN 9787565500183

By 范志红 (编者)



《食物营养与配餐》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目录

第一部分 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第1章 碳水化合物
1.1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家族
1.2 其他复杂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1.3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作用
1.4 碳水化合物食物与血糖稳定
1.5 有关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推荐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2章 脂类
2.1 脂类是什么:脂肪、磷脂和胆固醇
2.2 脂类是怎么被消化吸收的
2.3 血液中的脂肪运输和脂蛋白
2.4 脂类在人体中的作用
2.5 脂肪缺乏和过剩
2.6 脂类与健康
2.7 有关脂类的膳食推荐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3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
3.1 蛋白质和氨基酸
3.2 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
3.3 食物中的蛋白质
3.4 蛋白质与健康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4章 能量平衡和体重管理
4.1 人体的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
4.2 体重和体成分
4.3 体重、体脂肪与健康
4.4 进食行为的调控
4.5 进食紊乱与体重控制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5章 维生素
5.1 B族维生素
5.2 维生素C
5.3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5.4 维生素D
5.5 维生素E
5.6 维生素K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6章 水和矿物质
6.1 水和体液
6.2 常量元素
6.3 微量元素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二部分 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7章 食物营养价值的概念
7.1 食物营养价值的相对性
7.2 食物的营养素密度
7.3 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7.4 食物在膳食中的营养贡献
7.5 食物中的抗营养因素
7.6 食物中的不耐受成分、过敏成分和有害成分
7.7 食物的酸碱元素平衡特性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8章 谷类和薯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8.1 谷粒的构造
8.2 谷类种子的营养价值总述
8.3 不同谷类种子的营养价值
8.4 谷类加工品的营养价值
8.5 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9章 豆类及含油种子类的营养价值
9.1 大豆的营养特点
9.2 淀粉豆类的营养价值
9.3 豆类中的抗营养因素
9.4 大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9.5 含油种子类的营养价值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节参考阅读

第10章 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
10.1 蔬菜中的营养成分
10.2 蔬菜储藏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
10.3 水果的营养价值
10.4 水果加工品的营养价值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11章 肉类和水产类的营养价值
11.1 畜肉类的营养价值
11.2 禽肉的营养价值
11.3 肉类加工品的营养价值
11.4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12章乳类和蛋类的营养价值
12.1 牛乳的营养价值
12.2 乳制品的营养价值
12.3 蛋类的营养价值
12.4 蛋类加工品的营养价值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课程活动
本章思考问题
本章参考阅读

第13章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13.1 发酵调味品
13.2 盐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厕所图书馆


Source: Not Clear

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Book 吃對營養,享瘦健康:德國方法醫師的代謝平衡密碼


Info sourc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7237

吃對營養,享瘦健康:德國方法醫師的代謝平衡密碼

·                                 作者:方法醫師
·                                 原文作者:Dr. Wolf Funfack
·                                 譯者:嚴麗娟
·                                 出版社:原水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18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379093
裝訂:平裝



◆風靡德國!至少35萬人成功改善體質、順利減重的代謝平衡飲食法!
◆中文版搶先上市!德國亞馬遜書店連續3年健康類排行榜前10名!
◆德國半數以上的保險公司推薦建議客戶一定要實行這套飲食法,如此一來理賠的數字就會減少。
為什麼我們會生病?精神不好?體重過重?
德國沃夫.方法醫師說:問題出在「內分泌」!
  只要改變食物與飲食原則,就能重整新陳代謝機制,進而讓你重拾健康、回復苗條!
  體重曾重達上百公斤的沃夫.方法醫師(Dr. Wolf Funfack),為了改善自身的健康及體型,從德國數十萬人的人體血液生化值配合食物資料庫,研究出一套能幫助身體達到「代謝平衡」的飲食計畫。
  靠著醫護人員的口碑相傳,逐漸擴大到一般大眾,成功幫助至少35萬人遠離疾病、順利減重。
  沃夫.方法醫師認為,吃錯東西和過量飲食的結果,為人類的健康、社會和經濟帶來大災難。「當你吃錯了營養,攝取了不符合你身體需求的食物,你的代謝情況就無法獲得平衡,也會不當地累積體重,進而得到很多難以治癒的慢性病。」
  沃夫.方法醫師從35萬人的血液資料庫中證實,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吃的食物!只要遵循身體對營養的正確需求、吃對食物,就能幫助身體重新分泌適量的荷爾蒙--尤其是胰島素及抗老化荷爾蒙,進而讓自己變瘦、體力變好、精神奕奕,也能重獲健康的身心。
  方法醫師的代謝平衡飲食法非常簡單,適合每天遵循,也很適合在辦公室或出外工作者。只要掌握五大原則:
1.每天一定要吃三餐
2.
每餐都從蛋白質吃起
3.
每餐之間要間隔五個小時
4.
最後一餐要在晚上九點前吃完
5.
每天至少喝兩公升水
你今天MB了嗎? (Metabolic Balance,意思是「代謝平衡」)
就讓沃夫.方法醫師,帶你邁向代謝平衡的健康人生!

【作者簡介】
沃夫.方法 醫學博士(Dr. Wolf Funfack
  1946年出生於德國埃朗根。
  於柏林取得內科醫師資格後,又取得營養學博士學位。
  研究內科全人醫學已有三十多年,認同營養及飲食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之前由於忙碌的醫療工作,導致生活、飲食不正常,讓他變成不健康的胖子,體重將近一百公斤。為了減重,他開始鑽研於代謝過程、營養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結果不但令自己的代謝情況完全改觀、順利減重,還成功幫助35萬人獲得健康與苗條。至今成功案例仍迅速累積中。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夕阳无限好 (联合早报网 2012-05-26)



夕阳无限好

联合早报网 2012-05-26

by 陈俐颖

  “不愿意在一张床上,同时睡着四个人。”这是一个鳏夫退掉说媒人的话。
  当我还是个青春少女时,读到一个老人对续弦的看法。这个老人不是声名显赫的某人,我没记下他的名字,却被他真知灼见的慧语击中思维,深深烙在记忆里。
  这个老人被劝续弦的对象,恐怕不是一株嫩草,而是一个寡妇。老人宁可独守寂寞,让悠悠的时光在眼前飘忽往逝,也不愿意再建立另一个人间最密切的关系,他放弃了那个相成的机会。多年之后,已婚的我,细细咀嚼老人的心意,才完全懂得了这个老人的心曲。
  我能解读到他的精神层面,我相信这位长者与他的太太,肯定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们的日子肯定是过得真挚温馨。他在晚年里失去了长相厮守的太太,难免天天都在怀念着她,哪来的心情续弦?以致他估计,倘若再婚,床上一定会同时睡着四个人!
  我观察到一件事实,在原有的婚姻里得不到和谐快乐关系的寡妇鳏夫,即使枕边人未亡,心里也蠢蠢欲动,会对寻找第二或者第三春深感兴趣/需要。那些真正得到一段和谐温馨快乐的婚姻的人,多数不会再去寻觅新伴侣,来填补心灵上的“遗憾”。因为他们的心与灵,已经圆满而充实,即使伴侣先撒手西归,他们的心灵再也没有空间可以容纳另一个陌生人,再也没心情去寻找新伴侣。
  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要消减个人内心的寂寞、孤单、冷清、恐惧、无助、无奈,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勇敢去面对。当你对平常日子无法持有乐观态度时,就会产生上述各种悲观情绪。把这些悲观负面的情绪,总结一笔账归咎于“没有伴侣”上,也未免太笼统了。人,要如何使自己的日子活得安乐,温馨,完全在自己的态度上。
  我非常相信,一个有博爱精神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孤单寂寞的。他们会把对自己的关注,放到关心社群福乐上去。他们会把自己的暇余时光用来做义工,使更大苦难的人受益。他们会关爱家人朋友甚至邻居,必要时,无私伸于缓手。只有家人朋友同事都生活愉快,邻居也安乐,你不会心生忧愁、无奈、悲伤。
  人到黄昏,是夕阳无限好啊。那些心思思,想找伴侣的鳏夫寡妇,都是健康而自由自在的人。健康与自由,是人生最大的本钱。这时,也无需上班,没有工作羁绊,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时刻。空暇可以写写书法,打打太极,或者参加文艺活动,日子优哉快哉。时间太多?何不把这一生最珍贵的时光,奉献给社会?关心比我们更加可怜贫苦的人家?
  俗话说:“只怕不会过日子。”人老了,如果眼花严重无法阅读,那只好放弃阅读,可以听音乐听书。如果耳聋无法享受音乐,那么,张开眼睛,就看看周围的青翠的小草大树。即使你不良于行,你的心灵还是自由的,你可以静坐冥思,追随善宗教的教诲.
去纠结另外一个人来帮忙解脱寂寞孤单,是非常不理想的生命投资。结过婚的人都明白,一桩婚姻两个人,简直像是小孩玩的凹凸砌合塑料块,能找到志趣相投达80%的伴侣,概率不高。能找到愿意跟你拉长补短互相迁就的伴侣,也不容易。天下多怨偶,这话可有凭据。搞不好,美梦成幻影,弄个方枘圆凿,这烫手山芋只有带来苦楚,没有建设性。老人再婚,人事扩大,烦恼肯定加剧。典当了个人自由,一条老命还要陪着团团转,无疑是浪费了晚年最珍贵的时光。

作者是本地自由撰稿人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Book 癌症不上身的飲食生活法 -作者:石原結實


Book 癌症不上身的飲食生活法 -作者:石原結實

·  作者:石原結實
·  譯者:高雪芳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27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414361
·  裝訂:平裝

部分人生病的原因,都與「吃太多、體寒和血液混濁」的因素有關。癌症也不例外。本書作者石原結實從「癌症性善說」來看,癌症細胞也可以說是一種將混濁血液淨化乾淨的裝置。換句話說,如果讓血液保持乾淨與通暢的話,就可以預防癌細胞的出現。
  在本書中,提到了以「胡蘿蔔汁、玄米和改善體寒的食物」為基礎的自然療法。此外,也提醒癌症病人要進一步改善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特別是本書利用很多章節,提到西方文明飲食帶來的缺失,它是引起各種文明病及癌症的根源。生活上要勤於氣功練習、充足的運動、建立樂觀的人生以及「絕對能擊退癌細胞」的信念,這些對癌症病人也都有相當的助益。
  本書也引用了許多作者多年來的觀察及實際案例,包括幾位患者利用這種療法來清澈血液的臨床經驗與記錄。另外還有關於為何體內會產生癌症細胞的詳細解說與豐富案例介紹等。
本書特色
  面對人人為之色變的「癌症」
  除了深入探討各種成因與治療預防方法之外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癌症」!
  面對癌症挑戰的現代醫學,不遺餘力地以手術、放射線、抗癌劑(化學療法)等,實施各種癌症治療。但是,其療效仍難如預期。這也讓作者石原結實開始深入去探討,「癌症」本身對人體而言,說不定也是一種「必要的物質」或「具有某種好處」。作者也站在「癌細胞性善說」的立場,試著重新審視癌症,對癌症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法,也有更為清晰與明確的看法。
  本書中除了就癌症的真實面貌,提出最佳預防方式與治療方法,並加入許多來自各界的意見與患者親身體驗。
作者簡介
石原結實
  1948年出生於長崎市。長崎大學醫學系畢業,同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從運動醫學與營養學的角度,深入鑽研白血球的功能。現為石原診療所院長,除了實踐其獨具特色的中醫漢方及飲食療法指導之外,也經常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辦演講。醫學博士。高加索喬治亞共和國科學學術長壽醫學會名譽會員。
  著有『空腹力』(PHP新書)、『「再也不需要醫師」飲食指南』、『血液清淨可治療百病、倍增美麗』、『遠離醫生的「胡蘿蔔汁」健康法』、『「只要在清晨喝杯薑汁紅茶」飲食控制』(以上為PHP文庫出版)、『「一餐不吃」健康法』(朝日新聞社)、『疾病從腳部開始!』(文藝春秋)、『生命的力量』(新星出版社)、『自己發現疾病、自己治療!』(KK暢銷群書)、『萬般疾病始自「虛寒」』(光文社)100種以上。
譯者簡介
高雪芳
  東吳大學日文系、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
  現與家人客居澳洲雪梨,以譯書、寫作紀錄季節更迭。
  譯有『快樂的15個習慣』、『女性的品格』、『青春的54個習慣』等書(以上皆由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