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星期四

年轻美食家原晓娟因胃癌去世, 她死前写的一篇文章“自己种下的病因“


原小娟(原晓娟)2007-4-18清晨北京病逝,"无胃"美酒皇后同上帝握手,生命于酒杯中溶解。鼠尾草走了。原小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参与创办《婚礼》杂志,参与创办《信息与家庭*美食》任主编,《时尚先生》编辑主任,参与创办时尚集团第15本杂志《美食与美酒》,任编辑部主任。生病后被终止合同。以下是她死前写的一篇文章“自己种下的病因“

自己种下的病因

by 鼠尾草/原小娟

知道自己得了胃癌,很难相信,听到得朋友也没有人敢相信,我平时总是乐呵呵的,能帮助别人的地方都尽力而为,工作上的敬业和在专业领域的专业一直都是大家喜欢我的原因,谁也想不到这么活跃的我怎么突然就得了胃癌,当我平静地告诉一些朋友的时候,他们第一反映是我在跟他们开玩笑,有人拿这事开玩笑的吗?

医生询问病情,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癌症家族病史,我查遍三代也没找着,却在和医生的不断交流中找到了自己的病因,原来都是自己在生活方式中早就埋下了种子。

第一:睡眠严重不足。

做媒体的人几乎都存在这个问题,常常熬夜、黑白颠倒,从去年10月我从《时尚先生》调到集团新创办的《美食与美酒》做编辑部主任,生活的步调比以前快了很 多,在前半年的杂志中,我的工作量基本是一个普通编辑的3倍,这还不包括辅导新编辑做稿子,一半的时间厚厚一本杂志有1/3的稿子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这并不是我想逞强,也不是没有编辑干活,而是当我们把杂志定位在FOOD&WINE的时候,能够做葡萄酒的编辑实在太少了,而一个能上手的葡萄酒编辑至少需要1年以上非常密集的知识训练,我在时尚先生两年所积累的作者资源、经销商资源,这时候都要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时新编辑又无法做到。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对美食与美酒充满热情的人,当时来时尚就是吴总想有一天时尚做一本美食杂志,我算是吴总储备的人才,做一本能赚钱的中国最好的美食杂志是吴总的计划,也是我的梦想。所以开始筹备《美食与美酒》之后,我的工作状态一直很亢奋,而且新杂志也有很大的空间让我发挥。吴总曾经说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这可能是双鱼座的个性吧,很多稿子我都希望能尽力做到完美。


5
月号,我编辑《米其林大揭密》的稿子,一共15000字,50多张图片,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编辑,稿子通读了20多遍,最后在巴黎的作者都觉得我给了这篇稿子新的灵魂。20P的专辑让很多人难忘,也让我挑战自己的编辑极限。
其实我一直追求完美,现在想想哪里有完美啊,但是我的工作状态就一直是这样。去参加各种品酒会,每次都背着相机和三角架,通常服装还得得体,只要一到地方,我马上就进入状态,一个画面都不肯放过,常常还要同时采访。最初的一段时间,采访多的采不过来,最多的一天从下午到晚上有4个品酒会的访问。很多朋友以为我的病和喝葡萄酒有关,其实不是,我酒量不佳,所以从来不敢多喝,通常葡萄酒的品评都是可以把酒吐掉的,其实我喝下去的酒都是很少的。

出国的访问更是体力超支,今年我去了两次意大利一次东京,在国内出差更是像坐出租车一样,今天去明天回来。上半年我和老公就上演了两次同时出差把儿子扔给保姆一周的状况,还有两个人的同时在天上交叉而过,从意大利回来在机场只能接我的行李回家,我却赶下一班飞机去上海。

工作上事情虽然繁忙,但是还算很顺手,也很多成就感。但是儿子的事情就一直没有那么顺利,儿子刚好上小学一年级,谁看见他都说这孩子聪明,但是在学习上他一点也没显示出来,也怪我平时对他不够严厉。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回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他写作业,在我住院前这一个月,他刚好期末考试,每天都很多功课,他又不肯听话好好写,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冲他发脾气,有时候还被他气的掉眼泪。
陪儿子做功课就像打仗一样,他10点睡觉了,我才松一口气,开始做自己的事情,通常都是12点钟睡觉。早晨儿子630下楼坐班车,我600起床,保姆做好早饭,我看着他吃完早饭,下楼,然后就又开始新的一天。

这大半年我的睡眠状况一直是这样,45个小时的睡眠,白天仍然精神饱满地去工作。有时候想想,现在的职业女性真是很累,在外面工作像男人一样,回家还得承担一个家庭主妇的所有责任,其实心里懂得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些的道理,但是遇到事情总是把自己排在最后,总是学不会自私一些。


医生告诉我睡眠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力会大幅度下降,是非常伤身体的,这样的生活规律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身体自然会受到损伤。


超常的工作强度和严重不足的睡眠是我的第一个病因。

第二、我没有善待我的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美食编辑成了很多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大部分美食编辑都和我一样,面临着常常需要试餐的情况。北京美食圈子里曾流传一个说法,长胖是美食编辑的工伤,因为最早的一个美食编辑曾经在半年之内长了50斤。
面对常常的餐厅采访和各种活动,吃饭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件工作,虽然这个工作可能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工作,但是常常会很难控制自己吃多少,有时候即使只是品尝 一下也是不少的量。我因为属于那种肠胃吸收消化特别好的体质,所以减肥一直是当务之急。于是我的饮食变得极其不规律,可以用饥一顿饱一顿来形容。晚上有活动,吃到很晚,第二天一想,昨天吃了那么多,今天别吃了吧。


这样反复折腾,我也没怎么瘦,胃却变成了我最薄弱的器官,医生说,癌细胞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存在,在一些的诱因下,会在身体最薄弱的地方发作。癌细胞很无情而准确地找到了我的弱点,并且毫不留情地惩罚了我。


第三、压力和紧张
在媒体工作压力都很大,前两天《美丽嘉人》的编辑还和我聊这一点,她觉得工作中体力和智力的强度都是完全能承受的,但是精神压力却无法承受。她有慢性胃炎,听说我病了之后,原本正在犹豫是否要辞职的她第二天就去辞职了,她告诉我要给身体和心理一个正常的环境,想温柔地活着。其实我也想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压力,而且这些压力常常是人为而没有必要的。

按说我的工作中压力比一般的编辑少很多,至少我的工作得到非常高的认可,我的编辑能力和专业水准不仅吴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几乎每期最优秀的稿子都是我做的,在杂志之外我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但是又有哪一个工作中能不存在矛盾呢?而面对这样的矛盾时,我乐观的个性好像没有发挥作用,一心单纯地想做事,想把杂志做好,可是别人却不这么想,无法容忍你在专业上比她强,一心想排挤我,现在想想实在是不值得,为不值得的人和不值得的事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早知道至少 可以离不善的人远一点,何苦拿性命和她开玩笑呢。如果上帝让我活下去,我再也不和不喜欢的人共事,给自己的选择一个健康的环境温柔地活下去。


李大夫和我聊我的情况时说,年轻人得癌症通常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情绪,看我乐呵呵的样子不像啊,看来是我承担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已经超出了我乐观开朗性格的极限,现在想想,我个性中还是有隐忍的一面,很多事情能忍就忍着,不愿意让别人为难,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我的病因就是这三点原因造成的,并不复杂,也容易纠正,但是一直以传播生活方式而自豪的时尚一族们,哪个人不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在最初了解病情之后,我并没有过分担心,所有的信息都告诉我发现的早治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当我有机会面对可能出现的死神的时候,我才检视到自己让人羡慕的生活中,有很多病因都是自己种下的。我希望我的教训能给像我一样工作的人们一些警示,让他们不要遭遇这样的经历。

我希望把我的反省献给每一个爱我的人,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么多人对我的爱是多么重要,不论是身边的,还是遥远的未曾谋面的,还有年幼的儿子不会表达的对我的深爱和我不曾常常表达给深爱我的老公的爱,都深藏于心,给我度过这个难关的力量。也许命中注定我要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却要承担很多痛苦,但是有这么多的爱,即使真正面对死亡,我也无所 畏惧!

Source: http://hi.baidu.com/sonicyouthclub/blog/item/ef454a38c88bca2296ddd847.html

相关文章链接:

鼠尾草原晓娟(原小娟)网络照片图片纪念集

原小娟(原晓娟) 鼠尾草的第一本书《普罗旺斯写真集》购买办法及出书感言

原小娟的玩茶世界

年轻美食家原晓娟因胃癌去世, 她的病床日记留给了我们什么?

前天晚上(2007-9-26),中央4套《中华医药》播出了反思胃癌的美食家--原晓娟的故事,原晓娟从查处胃癌到去世仅仅8个月的时间, 对原晓娟的病,医生用了最新的技术,尽了最大的努力,丈夫卖掉了一处房子,原晓娟做了最积极的应对,这些还是没有挽留住她的生命。原晓娟在博客里写道:贫 穷和富有就是一场病的距离。在我们追逐富有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和生命呢?

在我国(中国),每年至少30万人被胃癌夺去生命,但有多少人能 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胃癌的关系呢?

原晓娟虽然走了,她的“病床日记”依然在流传,原晓娟不仅用自己“病床日记”呈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执着,更用自己 的生命给我们带来对健康的反思和警醒。不知道从这个故事中,您有没有或多或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原晓娟,三十五岁,2007418日她被晚期胃癌夺去了生命。原晓娟并不是名人,但她的博客却影响了许多人。她的“病床日记”,留给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思考。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有一点时间,希望你能抽空看一看这篇文章,我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得到启迪的。


原晓娟是2006710日被确诊为胃癌三期。


医生告诉她胃里有半个拳头那么大的肿瘤,周围组织也出现了的淋巴转移,情况十分不妙。


原晓娟没有任何精神准备,因为病情严重,原晓娟当晚就住进了医院。一向快乐的原晓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她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丈夫细致体贴,儿子聪明活泼。更关键的是,她自己的身体一直很健康。原晓娟难以接受,这么严重的病怎么会突然降临到自己身上?


当时的原晓娟,是一家知名杂志的美食编辑,熟悉她的人都叫她娟子。娟子的工作是品尝各种美食,并撰写出能调动读者感官的文章。正因为如此,胃对于她来讲意 义非常, 与其说是一个身体器官,不如说是她亲密的工作伙伴。原晓娟的胃伴随她遍游海内外,吃遍天下美味,原晓娟很享受自己的工作。面对款款堪称艺术品的 菜式,她陶醉其中,而这样级别的美食,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未必能享用一次。


原晓娟的工作被很多人羡慕,可是由谁知道,她几乎每周都有数次试餐会和品酒会,原晓娟也知道自己的胃在超负荷工作,她也知道在紧张工作的第二天,给自己的胃放一个假,尽可能的不吃东西。


这就是美食家的生活,前一天把胃装满,第二天又饥肠辘辘。做美食编辑以来,原晓娟常常饱一顿饥一顿,人们都说她有一个“铁胃”,殊不知,她的胃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表面看到很健康,内在可能已经起了问题了,已经发生了问题,这就是年轻病人的一个特点。


原晓娟曾经很自豪地把自己的胃叫做“铁胃”。然而这看似坚强的“铁胃”里却埋藏着很多可怕的隐患:

首先,这个美食里少不了煎炒烹炸,这些经过长时间烹调的 食物里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质,这么多的食物滞留在胃里,会有更多的致癌物侵害胃黏膜。

其次,娟子是一边吃,一边在思考这个美食文章怎么写,这其实对于胃来说 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的大脑重量大约占人体的四十分之一,但是它的耗氧量却几乎是身体的四分之一。那么边吃边动脑子就会使血液更多地流向大脑,那长期如 此的话,胃就会出现供血不足,这样是很伤胃的。所以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第三就是,饱餐以后的第二天,娟子又会吃很少很少的东 西,她以为这样胃就能够得到休息,其实恰恰相反,我们的胃在消化的时候将会分泌胃酸,胃酸分泌是定时的,胃空的时候,会照样分泌胃酸,这就会对胃本身造成 伤害,胃得不到休息就不能够自我修复,这不符合保胃养胃的黄金法则那就是“饮食有节”。拥有“铁胃”的人们,因为胃从来都不闹毛病,就往往会更加忽视自己 利用胃的方法,所以健康隐患就更大。据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在胃癌患者当中饮食不规律,特别是晚餐不规律的人占到了38%,其中相当多都是像娟子这样的“铁 胃女士”,“铁胃先生”。

而经过了几年超负荷运转后,2006年,原晓娟的“铁胃”出现了不适的症状。
那是20065月,原晓娟结束了东京的一个品酒会,在回国的飞机上,原晓娟第一次感觉胃不舒服。她自己都不当回事,觉得疼一下,然后渐渐的好一些,没事 了就算了。就在这次飞机上的胃疼两个月之后,原晓娟再一次感觉到胃部不适。胃里有那种烧灼感,像那种有石灰一样。医生诊断是胃炎,给她开了些消炎药。但是 一个星期后,原晓娟不得不再次回到医院。
经胃镜检查,原晓娟被确诊胃癌三期,这是她才知道她的身体的重要性。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忍不住哗哗地流出了眼泪。


2006
720日,原晓娟在自己博客里这样写道:生命之门只吝啬为我打开了1/3,我觉得自己没有力量去推开那扇门,可是我想活着。


原晓娟从第一次明显的胃部不适到被确诊为胃癌三期,仅仅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一切好像快得猝不及防,然而她的情况并不是胃癌患者中的特例。目前中国的胃 癌患者当中,确诊的时候十个人里面会有六个已经是晚期胃癌了,对这些人来说,胃癌就像是从天而降。因为胃癌的初期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甚至还有20% 的患者就像晓娟这样,根本就不疼,感觉自己的胃一切正常,但实际上有一些部分已经开始癌变了,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很严重了。另外80%的患者会上腹胀痛,但 是很难和普通的胃病来区分。


原晓娟希望尽快开始治疗。她当时的病情,必需进行胃的全部切除,然后再接受化疗,可是在医生看来,对她的治疗并不是手术那么简单,像她这样的晚期胃癌患者,不仅手术的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而且术后的复发率很高,甚至个别情况,病情还会更难控制。


为了增加手术成功的可能,原晓娟选择了先进行化疗,再接受手术的治疗方案。医生给原晓娟用了一种最新的化疗药。经过两次化疗,肿瘤大大地缩小了,化疗的效 果比预期的要好,这让原晓娟对治疗充满了信心。原晓娟从病情确诊那天起,就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病床日记”,记录自己接受治疗的点点滴滴。


病床日记”令病中的原晓娟成了网络名人,她对胃癌的反思,对生的渴望,触动越来越多人的心,每篇博客后都有近百条留言。


治疗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化疗肿瘤缩小了,也就是说,癌细胞得到了初步控制,这也为下一步手术提供了基础。


2006
年9月12日,原晓娟被送进手术室。 然而,在手术台上,医生却发现,原晓娟的病情并不象化疗效果评估的那样乐观。肿瘤是缩小了,但是淋巴结转移却大大出乎意料。
要根除癌细胞,就要尽可能进行淋巴结清扫,因为淋巴转移是胃癌最主要的转移形式,也是胃癌术后复发的最主要原因。淋巴结转移越如此严重,保留一点胃的美好希望落空了。
那天上午7点钟进去一直到下午三点半才出来。 被推下手术台的原晓娟,苏醒之后,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胃还在不在。听说全切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2006
921日,原晓娟出院了,出院以后,处在恢复期的她还是以流食为主。她买来很多有关健康的书籍,她把自己的摸索做成抗癌食谱放在网上,在此期 间,她的“病床日记”点击率高达十二万,很多网友和她交流抗癌心得,还有网友推荐给她一道用十种谷米做的抗癌粥,晓娟跑到市场上精挑细选来这十种米,回家 煮粥喝。


10种米是:红薏仁、荞麦、麦仁、小麦、麦片、糯米、糙米、小米、芡实。
生病之前,原晓娟总是吃别人做的美食,而现在这段养病的日子里,她终于有时间给自己做饭吃了。


在养病的日子里,原晓娟才发现原来我们太多地去追求那些违背自然规则的事情,以为自己生存的空间没有禁区,其实正在慢慢积累疾病的因素。

喝粥养胃,这是众所周知的。原晓娟熬的这十米粥都是我们俗称的“粗粮”,它极其丰富的植物纤维,有很好的"洗涤肠道"的作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 少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另外粗粮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硒是一种抗癌物质,可以结合体内各种致癌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可以设想,如果当初晓娟能 有喝粥养胃的习惯,也许能推迟病情的发展,但是时间不能倒流,在养病的日子里,原晓娟感到了难得的轻松闲适,生病前的两年,她几乎没休过假,过着奔波而劳 碌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谁知道又埋下多少健康隐患。


2006
718日,原晓娟在自己博客写道:医生询问病情,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癌症家族病史,我查遍三代也没找着,却在和医生的不断交流中找到了自己的病因,原来都是自己在生活方式中早就埋下了种子。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和原晓娟一样异常忙碌,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努力工作,事业成功的榜样,可是从健康角度来看,这忙 碌的背后的饮食不规律、压力超负荷等等,都是健康的杀手。一般人总以为胃病纯粹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但现代研究却证明,胃经常成为身体应激状态下的受害 者。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是导致胃发生病变的重要原因。像原晓娟那么忙碌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和压力,也就是中 医说的“情志不畅”,这会导致胃肠道内分泌异常、功能紊乱。

另外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原晓娟经常是凌晨两点前不休息,其实她在不断地放弃身体自我修复的最佳 时间,因为睡眠不足时胃部血流量减少,胃的自保能力大大减弱,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并可能诱发胃癌。中医讲“唯有饮食劳倦最伤脾胃”,无论是饮食,还 是作息,原晓娟违背了保持好肠胃的另一条黄金法则“起居有常”,这无疑是给胃部病变的埋下了隐患。由于原晓娟腹腔广泛的转移,2007314日不得不接受了第二次手术,但是,由于腹膜上有大量转移的情景,就连医学专家也回天乏术了。每一天、每一夜都是一次煎熬。

2007418日原晓娟走了。身后留下了可爱的孩子和深爱她的丈夫。


原晓娟生前一再告诉网友们的是什么呢?他说:太多人,像我一样的工作人,这都是疾病潜在的危险,我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警醒,希望他们尽早的去注意到自己的健康,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规避这种疾病的风险。

Source:

http://nj.focus.cn/msgview/100101/102144593.html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勉强成习惯, 习惯成自然。

好的生活习惯须培养,
开始时或许勉强,
但勉强成习惯,
习惯成自然。
可是知易行难,
很多人办不到.

2008年11月22日星期六

洪蘭語錄: 紀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遠比記憶重要


洪蘭 (台湾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如果從小養成孩子物歸原位的習慣,他以後就不必浪費時間找東西,紀律是成功的要件之一,有紀律才有毅力,才會成功。

如果每樣東西都有固定的地方放置,就不必花大腦資源去記哪樣東西放在哪哩,大腦資源就可以釋放出來去記別的事,生活就會有效率。所以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成功的第一步。

所以培養良好的習慣比教導知識還更重要。

就將來成功的條件來說,紀律遠比記憶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花時間培養他良好的生活習慣,比送他去補習班更有幫助,因為紀律會使他以後一生受用不盡。

Source: http://www.dearjohn.idv.tw/index.php?pl=972&ct1=8

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

人類是素食動物嗎?

現代人因為吃得太好,所以百病叢生,人要活得健康必須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幾乎所有研究 都證明,人類是素食動物。楊定一強調,以牙齒及腸道結構來看,人類的牙齒及腸道結構跟馬、牛、羊動物很類似,研究也發現,這些動物的拙泄物裡沒有毒素,主 要是因為吃素;而以肉食為主的獅子、狗等動物的腸子因為比較短,只有人類的三分之一,所以吃進去的肉在腸道停留6小時就排放出來,不像人類必須經過2天的 時間,才會把腸道裡的毒素全部排放出來。

Source:
http://magazine.sina.com.tw/chinatimesweekly/1452/2006-01-05/1816427.shtml

2008年10月4日星期六

安乐死应该叫脱苦死

目前所谓的安乐死是指一个人身受病魔折磨又死不了,
要求医生帮他早死,
以脱离苦海。
我觉得安乐死应该叫脱苦死,
因为如果又安又乐,
为什么要死!

读报后感 《政府可慎重考虑 安乐死的可行性》

资讯来源:联合早报 读者来信 4/10/2008

《政府可慎重考虑 安乐死的可行性》

作者: 陈雅金

老朋友莫女士,今年81岁,有高血压,因为跌倒,动过两次手术,三年来一直病痛缠身。每次我去探访她时,她总是流泪对我说;她活得很痛苦,白天吃不 下,晚上睡不着,医生也救不了她,安眠药、止痛药、也都失去作用了。还问我新加坡为什么没有安乐死?我看到她那颓丧的神情和被折磨得日益消瘦的身形,也非 常心痛。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每个人有一天都会死,然而,生命的关键不在于活得长,而是活得有意义。

  我作为一个老人,也是支持安乐死。我觉得如果百病缠身,肉体上,精神上都在受折磨,尤其是长期卧病在床,苟延残喘,同时拖累亲人,这样的话,生不如死好。这对病者和家人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所以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允许安乐死。建议政府可以再慎重考虑安乐死的可行性。

  通过安乐死法令给末期病患有个选择,让自己可以安乐地离开人世。

读后感:在照顾越来越多老人的经济的压力下,我看十年内,多数国家将会立法允许安乐死。其实安乐死应该叫脱苦死,因为如果又安又乐,为什么要死!

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

联合早报 27/9/2008读者来信 -- 我是雷曼兄弟倒闭的受害者

作者: 黄桢欣

我一生克勤克俭,为退休而作好准备,忙碌了大半辈子,总算有了经济基础,也盼望到了退休时刻,能过着乐龄时光安享晚年。

  退休后, 每次到银行办理业务时,总是受到亲切的服务,指导投资之道,我都加以一一婉拒,因为我认为以我现在的财务情况,已足够终老一生,何必再生贪念,自寻烦恼 呢!君不见有多少人投资基金而搞得“焦头烂额”,投资单位信托则只剩“半壁江山”,即使是所谓保本基金,“到头来还是无法“完璧归赵”,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是,我最终还是无法抵挡他们的“甜言蜜语”,作出人生最大错误的决定。有职员对我说:“安哥,你不用怕,我介绍的不是基金,也不是单位信托,而是债 券,债券是很稳妥的,现在通胀这样高,而银行利息却几乎等于零,你不投资会坐食山空。而我们的债券是世界著名大银行和政府银行所组成的,具有百年老店的信 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都给予A级以上的评级。年息5%5年半原银收回,你可赚取27.5%的盈利,这是我们银行专家专门为你们设计的产品,试想以你们这 些钱,怎可能投资八家大银行机构的债券,况且这八家银行分处世界不同地区,也就是说风险分散了。你尽可放心不用怕,我们大银行是不会骗你的。”,说得头头 是道,合情合理,终于点头同意,也签了大堆文件,说是应金融管理局的要求,其内容别说是普通人,即使是专家也需看一整天才懂。

  事隔一 年,没料到雷曼兄弟倒闭。据报道说,迷你债券(Minibond)投资者将损失高达50%。我还庆幸本身不是小公司Minibond的投资者,而是由大银 行新发行的债券,虽然收益比其他类似产品来得低,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而且雷曼只是八家中之一,这次损失应该不会太大吧。

  然而,万万料想 不到,银行经理致电给我称,你投资的债券,因雷曼之倒闭而变成一文不值,我称雷曼倒闭是事实,我会接受,但雷曼只是其中之一,怎可能一文不值,这不合逻 辑,也跟当初介绍我投资时不符,是否银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不投资这八只债券,转而另作安排,结果导致投资全军覆没。若是如此,银行要负起非法或违法的全 部责任。但该职员说,他也认为不合理,但这是上头的指示,他只是照办。

  事已至此,我们这些小投资者只有任人宰割,欲哭无泪,投诉无门, 我们哪来的能力跟他们依法理论,又有谁能指点迷津?唯有寄望金融监管当局、国会议员或消协出声,讲句公道话,但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银行年底亮 丽业绩,报告银行盈利增加了几亿元,总裁们薪酬多拿了几百万元。


读后感:通货膨胀使我们的普通银行存款实质上变小,这是事实。但我也不相信那些得靠人鼓其如簧之舌推销的投资产品。

2008年10月1日星期三

联合早报10月1日起价5分 订阅价:7角5分 零售价:8角

为了应付不断高涨的成本,《联合早报》和新加坡报业控股出版的其他6份报章,从下个月1日(星期三)开始起价。这是报业控股自2004年以来,第一次调整报章售价。

 从10月起,早报的订阅价和零售价一律上调5分,订阅价从目前的每份7角增加到7角5分,零售价则从每份7角5分增加到8角。

资讯来源:联合早报 28/9/2008

读后感:看样子,从1/10/2008起,要省吃俭用才能看早报咯!

2008年9月28日星期日

餐馆:东南西北 --- 222道素食难辨荤素

Source: http://www.zaobao.com/ by 莫美颜(2008-09-27)

157道食品包括面、米粉、饭、西餐、套餐;65种饮料包括果汁、无酒精的素鸡尾酒、素啤酒、素葡萄酒等。原以室内设计为业的黄美芬,三个月前开了一家素食馆,以222款素食,要向大家证明素食不仅不单调,而且变化无穷。

  这家素食馆开在马林百列中心职总超市旁一座多层停车场楼下。餐馆面积不大,门面也不起眼,但简洁明亮的布置却叫人留下美好印象。

  黄美芬卖的素食都没有添加味精、盐和面筋。她卖的素食不但好吃而且较健康,她希望更多人能品尝得到。此外,为了使素食变得更加美味可口,她通常都会把买来的原材料加工,以便做出来的素食口味更加多样化。

那天一口气吃了她做的六个主菜:素羊肉干咖喱饭、清蒸素鳕鱼、素乳酪猪排、素梅菜扣肉、香脆鸡丁饭、福州贡丸拉面和两个小点心:素龙虾卷和素牛蒡卷。东西方口味,不同籍贯的食品一应俱全。

素羊肉软中带弹性

  比如“素羊肉干咖喱饭”就是印度与西方口味的混合体。黄美芬采用冬菇脚制作的素羊肉,而这素羊肉在做成饭食之前都先用香菇粉和胡椒粉腌了一段时间,然后加入乳酪、米饭和多种香料一起焗熟,那素羊肉吃起来很够味,很香,尤其是那素羊肉更是软中带弹性,口感很好。事实上,它也是这家店非常畅销的一个套饭。

  又如“清蒸鳕鱼”,黄美芬也另外用香菇粉和面粉腌过才蒸。这道菜的汤汁味道简直可与潮州清蒸鲳鱼的汤汁媲美。

“猪排”炸得外脆内软

“梅菜扣肉”是从荤食客家菜取得制作灵感的一道素食。所谓的扣肉材料是蒟篛和大豆纤维。那素扣肉的滋味几乎叫人分辨不出是素还是荤的。

  “素乳酪猪排”,令人回味的是那片烤得外脆内软的“猪排”。原来“猪排”不但加了马蹄,还加了乳酪和用三种茄汁调配成的茄酱。

  “香脆鸡丁饭”最能捉住食客胃口的是那用大豆制作,炸得香脆的素鸡丝。
  “福州贡丸拉面”最特别的则是外皮以蒟篛为材料,内夹了香菇和香菇脚碎的贡丸,那味道一如馅料饱满的福州鱼丸。

  记者吃到的两个小点心也一样不欺场。不论用蒟篛、青豆和玉米制作的“素龙虾卷”,还是以腐皮为皮,裹以牛蒡和香菇的“素牛蒡卷”,吃进肚里感觉都很实在。

  餐馆:东南西北

  地址:马林百列中大牌89,#01-750

  营业时间:上午11时至晚上10时,星期一休息

  电话:8100-0049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中国学新加坡:什么还没学到?

本文源自联合早报(19-9-2008

[作者:杜平] (2008-09-19)(zaobao.com)

不诚实的官员、不诚实的企业和不诚实的个人,三者携手合作,结果首先毁掉自己,然后也会使整个民族作假成性,毫无尊严。

去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少风波,使中国政府和企业陷入难堪的境地。当时,笔者就此发表专栏文章《缺乏管控的中国初级资 本主义》,指出中国的现状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很相似,宏观上看似有序,微观上却是混乱不堪。“政府、司法和资本之间的权钱交易,早已从个别现象变成群体 习惯;损人利己、坑蒙拐骗和弄虚作假的行为,差不多就快要变成民族的性格。”

  坑蒙拐骗和弄虚作假“差不多就快要变成民族的性格”,这句 话确实显得过于尖锐和刺耳,所以我也理解一些中国朋友曾经表示的不悦。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政企界一位身居高位者后来在私下里对我说,他在商界的好些 朋友都看了这篇文章认为,虽然尖锐了些,但却是一针见血,现在的中国社会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都是孩子,为何境遇不同?

  这 几天,三鹿奶粉事件一直在发酵,不仅使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丧失信心,而且也使外部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重大弊端。假若现有的各级执政者和管 理体制依然无法减少和防止此类事情发生,那么,久而久之,损人利己、坑蒙拐骗和弄虚作假,就真的要变成全社会的习惯,最终成为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在三鹿事件曝光之初,人们还以为这只是一家企业、一种产品的问题。但随着奶粉检测工作在全国展开,当局已经查出几十家公司的数十种奶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三聚氰胺,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也叫人难以置信。

   由此可以得出的印象是,在原奶中掺入有毒化学原料,绝对不是几个不法奶农的个人行为,而很有可能是整个奶粉行业生产程序的一部分。因此,若只是抓几个无 足轻重的奶农当替死鬼,那不仅不能服众,而且还会让世人看到,在中国,不只是那些企业和商人在疯狂地欺世敛财,而且就连政府、司法机构和整个体制都在弄虚 作假。

  三鹿事件曝光次日,一位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朋友说,从电视上看到甘肃两名婴儿死于毒奶粉的新闻,她在刹那间便想到了自己幼小的孩 子,情不自禁地紧紧搂着他,为他能在新加坡安全和健康地成长,感到由衷的庆幸和欣慰。她这样问道:“同样是可爱的小宝宝,为什么境遇如此不同?”

  为什么境遇如此不同?这个问题看似多么简单,但实际上却直透问题的核心。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论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高速度,中国可谓天下无敌;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生存环境、社会风气、政府信誉、企业责任、公民修养等等,同样以无可匹敌的速度向低劣的方向滑行。

  可以说,中国在以超高GDP宣告自己崛起的同时,却以超低的道德要求宣告了自己的沉沦。而相比之下,新加坡一直在两者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彼此相辅相成。因此,要问“为什么境遇如此不同”,答案在比较中就显而易见。

官员所思并非人民所盼

  笔者在新加坡生活十三年,直接和间接地观察过大批中国官员、学者、记者和商人前来考察和取经的过程,也接待过很多来来往往的私人朋友。大多数人都是慕名而来,对所见所闻都会发出一番感慨,甚至流露出真诚的羡慕之情。

   但是,身份不同的人,观察新加坡的角度却很不相同。凡是家有幼儿的父亲或母亲,都会自然地从孩子的角度观察新加坡,羡慕这里安全的社会秩序和相对端正的 社会风气,甚至还会即兴地产生移民新加坡的念头。不只是中国的这些父母,就连伦敦的华人朋友来新加坡出差期间,竟然也脱口而出地对我说:“太好了,我终于 为两个儿子发现了将来落脚的好地方!”

  但官员们明显不同。容笔者直言,凡是来自中国官方的人员,无论是政府、学术界还是新闻媒体,基本 上都带着急功近利的目标和心态而来。他们最关心的领域,大致上只是经济、外资、城建。当然,了解一下新加坡反腐倡廉的经验,也经常是考察的范围,但大多都 是浅尝辄止。至于政府官员的工作作风,至于社会风气,特别是下一代的成长环境,他们能否安全、健康而又体面地生活,似乎都不是令人感兴趣的课题。

   这种情形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是因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都是容易看得见、容易照搬和模仿的领域;二是因为当前中国从上到下的核心任务,依然是发展经 济。即便社会乱成一片,官商关系乌烟瘴气,群众抗争此起彼伏,道德操守目不忍睹,但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那个政府就是好政府,那个官员就是好官员。由此 可以看出,中国各级政府的所思所想,与人民的所愿所盼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问题就出在这里。心中不思考下一代,不把子孙后代的前途放在政 策和行为的首位,任何政府官员、任何企业管理者、任何社会成员,就难有长远的目标和踏实的行为,政策会变得缺乏人性,手段会变得不顾后果。回顾二十多年来 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类似三鹿奶粉这样的丑闻何止限于一时、一地。假若一个地方的官员只是把眼睛盯在财政和利润之上,他们就必然是目中无“人”。

无价的“诚实”品牌

   以强烈的功利心态研究新加坡,得到的启发很有可能是一厢情愿的诠释和理解;抱着“速成班”学员般的短视浅见,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照搬新加坡经验, 也许碰巧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不能长久地维持。原因并不高深,只是在于很多人没有真正地潜心研究,错把“器物”当成精髓。

  新加坡经 验的精髓是什么?作为一个在新中两地都有长期生活经验的观察者,我自认为有资格、也有责任说出两个十分简单的字,叫做“诚实”。或许有人对此持有异议,甚 至还能举出若干相反的事例予以驳斥,但任何相反的事例都不足以推导出与此相反的结论。几十年来,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维持繁荣,就是因为它的社会诚 信、政府诚信、法律诚信、企业诚信和公民诚信,都受到了内外资本、内外企业和内外消费者的信赖。假若不讲诚实,不讲信用,只是关心所谓的诀窍和手段,那就 不可能有今日的新加坡经验。

  “诚实”何价?在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短视者看来,诚实的品格不只是一文不值,反而是损己利人、自伤其体的 累赘。当三鹿集团在牛奶里掺入“增产化肥”而成为政府青睐的缴税大户之时,若其他奶粉公司还是苦撑着那一点诚实和良知,它们在政府和市场眼中的地位便可想 而知。既然诚实不值钱,反而还要吃亏,那就都来弄虚作假。这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政府一直视而不见的最大毒瘤。这些年,其毒性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 已经不足为奇。

  不诚实的官员、不诚实的企业和不诚实的个人,三者携手合作,结果首先毁掉自己,然后也会使整个民族作假成性,毫无尊严。 现在,中国的奶粉业已经陷入空前危机,消费者已经转向海外产品,这是本土企业不诚实、无信用的必然报应。假若其他企业和其他地方政府还不清醒,它们迟早也 会陷入同样的危机。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关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那段文字,对很多人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在发生三鹿事件的今天,重温这段 文字似乎很有必要。邓小平说:“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 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十六年过 去了,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与邓小平所期望的目标依然相差太远,与他所推崇的新加坡样板依然不能相提并论。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今天,这显然是 一大缺憾。笔者真诚希望,新加坡应珍惜和保持自己的诚实品牌,不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中国各级执政者记住邓小平的话,经常揽镜自照。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

快乐

有人到处寻找快乐,

有人不必找快乐,

因为他随遇而安,

走到快乐跟到那里。

日记

大学最后两年曾经写日记,

毕业后当兵只写了大约两个星期就停了。

一停就停了三十多几十年,

或许现在是重写的时候!


(日本) 大学生没有危机感

本文源自联合早报(13-9-2008



作者: 东方客

怎么日本大学生都不爱学习呢?”几个外籍教授经常摇头互相发牢骚。

  其实,我也头疼过,纳闷过。这些不爱学习的大学生怎么能毕业?毕业后又怎么能找到工作?怎么能为社会贡献力量呢?

  据调查,中国、美国、韩国的大学生都比日本学生学习认真,学习时间都远比日本学生长。为什么呢?就职艰难啊!如果没有好成绩,工作难找啊!

  确实,人要是有危机感,肯定会尽力拼搏。可日本大学生不爱学习,是不是因为他们不担心就职问题呢?是不是没有就职的危机感呢?

  有人说,如果日本大学生没有危机感,那是他们太幸福了。这个国家,能让5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而且无需担心毕业后的就职问题,这不是幸福是什么呢?

  最近跟一个大企业的人事部长谈了一席话,突然让我拨开云雾见了青天。

  “日本大学生不爱学习,确实跟没有危机感有关,这当然不是件好事,但却有它的背景。这是因为日本社会不要求过度的竞争,只要求和谐共处,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上大学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过程,毕业进公司后,公司自然会好好地教育他们。”

  他们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吗?

  “没问题,你看,各个大学的就职率不都是在90%左右吗?今年全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就职率是96.9%啊!几乎所有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呢。”

难道说那些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他们满意的工作吗?

  “不能说一定满意,但也差不多。日本大小公司的工资差距不算大,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好,最初的工资都是1819万日元左右。差别只在于福利和奖金,基本生活没问题。只要肯工作,就能有工作,就能有饭吃。这就是日本社会贫富不悬殊的原因。”

  这位人事部长的话,肯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却令我想起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职情况。就职率虽是95%,可里头真有不少就是到搬家公司、超市、便利店就职的。我开始也纳闷干吗大专毕业生去搬家公司、便利店就职呢?那些工作高中生也能做啊!

  更有趣的是同学之间,谁也不羡慕谁,谁也不嫉妒谁,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只要有工作就行了。每年就职率90以上,那他们还有什么危机感呢?

  日本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可看起来倒是十分社会主义,十分平均主义。政府企业都不制造太大的差距,尽量让大家有饭吃。能力高的人会有不满,可从整个国家来看,能力高的人总是少数,让能力一般和能力较低的大多数人都有饭吃也不是不好啊!

  日本不能说没有差距,但可以说在发达国家中最讲究平均主义的。可她又不像社会主义国家那种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生活中有竞争也有不满,国家给予一定的照顾,国民也付出一定的努力,这是不是日本人民能互相谅解,互相团结的原因所在呢? (传自广岛)

脑力与食物

一个人小孩脑力的成长,

两成天生,

八成靠食物。

要吃什么?

就必须花时间去研究!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食物与你

我们的身体是由每天吃的食物所组成,

要有健康的身体,

必须吃健康食品,水果,蔬菜和多喝水。

当然偶尔为了宠自己,可以吃些好吃但不健康的美食。


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看到不顺眼的事

在江湖上打滚,

有时看到不顺眼的事情,

但又干预不了,

无能为力,

此时应该赶快避开,越远越好。

如果闪不了,那只好假装看不见!

IT人头顶半边天

本文源自联合早报(9-9-2008

作者: 高极登

CIO是个近年来冒起的职称,是英文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缩写,华文译作资讯执行长,而且和执行长CEO和财务总长CFO平起平坐,有权出席董事局高层会议。

  这些年来,资讯人员的地位提高了,早年电脑化方兴,很多公司至多设了个电脑部门,请个资讯经理主管业务,电脑部只是个辅助部门,地位不高。

  时过境迁,随着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电脑部、资讯人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再是可有可无,他们已是公司里头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仍有不少中小型企业掉以轻心,不太重视电脑部门,甚至请了些人打理,老板本身或因不谙电脑,从不过问这个部门的运作。这是非常危险的举措。

  因为现代企业太过依赖资讯科技,甚至是到了唇齿相依的地步,资讯系统出问题,业务无法运作,严重的话可能拖垮整个公司。

  话说有一家工程公司,老板教育程度不高,夫妻两人胼手胝足,生意越做越大,当然也开始电脑化,利用软件制图。夫妻俩不懂电脑,把事务交给员工,慢慢的问题出现了,他们发觉员工在修改制图后没有存档,因此,很多工程的进展没有制图记录,让接手者不知所措。

  一些员工因为对公司不满,临走前撒一泡尿,留了些手尾,本地员工还说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可以兴师问罪,外来员工则人去楼空,对付不了,而且这类破坏很难找到证据。编程人员也很容易在程式中加入一段恶意指令,破坏日后程式运作。

老板首先问会不会用电脑

  小老板一定要重视电脑部门。如何解决破坏问题?首先一定要有良好的监控制度,万不能随便找个人来当IT经理。这个人必须是靠得住的亲信,或是值得信赖的资深员工。

电脑化如火如荼,早年买架电脑和一些应用软件就能实行电脑化,接着编程出现,也就是为公司量身编制软件,再后来就是搞局域网,把业务整合起来。互联网出现,整个电脑化情况改变,公司、客户和供应商之间,通过互联网联系。公司也得设立网站,促销产品和服务。

  在商业社会中,变是生存的不二法门,电脑技术在更新,公司也得随技术进展,引进新技术加强竞争力,停滞不前的话,就会被淘汰。

   因此,电脑部门宜不断的推陈出新,引进新近的技术。目前像“脸谱”(Facebook)、“第二生命”(Second Life)之类的网站兴起,脸谱是社交网站,应用在公司上,可以促进员工、生意伙伴,甚至是客户之间的凝聚力,第二生命则纯粹是个商务网站,它可以让你建 立虚拟商场,促销产品和服务。

  硬件方面,掌上器材风行,比方iPhone之类的智能手机,可以是现代企业战士犀利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要小看这些器材,它可以大大的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企业主管有必要大刀阔斧地应用这些器材,强化营运。

  个人方面,工作人士更应掌握资信器材的应用。你知道吗,现在流行上网申请工作,填写提交履历。应征白领,甚至蓝领工作,老板第一句话是问会不会用电脑。

  公司方面,一味守旧不是长远之计,时代在变,不只要因应同业的竞争,有时候还要因应员工的需求,Y世代年轻员工有另类的要求。有个老板诉苦说现在的年轻员工真不像话,应征工作时第一句话就是“公司会不会给我一台专用电脑?”

  我说,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现代人利用电脑工作,就像军士利用枪械作战,哪有不拿枪的战士?老板,你落伍了,难怪请不到员工。

·作者是《联合早报》新闻编辑

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爸爸妈妈还在时,常回家看看

--------------------------------------------------

(原本的标题是 <<常回家看看>>)

作者:刘立


日前,给老朋友打电话聊聊几句,问候他年老的的妈妈身体可好。老朋友直说现在很麻烦,他妈妈的老年失忆症搞到大家都很不安宁。刚刚吃了东西,又说还 没吃,不给她吃又要发脾气,要像哄小孩子一样的哄着,可没两下子又故态复萌,实在过得很累。尽管认知上知道妈妈老了有病了,要更加倍的体谅和迁就,可一吵 起来,就欲哭无泪。

  在生活里,我也听过另一位朋友诉说她的家婆得了老人痴呆症,半夜里拿大便来玩。这些痛苦的经历,不是当事人实在说不出也体会不到个中的痛苦,而正在承受痛苦的为人子女,又哪能对人说,照顾年老的父母很辛苦。

  什么事都要趁健康没病痛的时候快快做,家里若有年老的爸爸妈妈在,赶紧在她还听得清楚说得明白的时候多跟她谈谈,什么时候她听不清楚了,你要对她说的话,需费劲的说了又说,久了累了就不想说。

  早报有篇报道,香港学者来新加坡分享临终关怀护理:“家人在病人去世后通常会有罪恶感,怪自己在病人生前没尽力帮忙。港大教授陈丽云鼓励家人知道病人即将逝世的消息后,赶紧计划跟病人一起进行活动、吃饭、享乐,让自己觉得有帮助病人圆满地过完日子,减轻罪恶感。”

  我只想补充一句:爸爸妈妈还在时,常回家看看。

源自:联合早报的“今日观点” (1/9/2008

2008年8月31日星期日

吃较多黄豆类食品 患乳癌几率低18%

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所进行的“新加坡华人研究”显示,吃较多黄豆类食品如豆腐豆浆的华族妇女,患乳癌的几率比较少吃黄豆类食品的妇女低了18%。

  国大杨潞龄医学院社区、职业与家庭保健学系的许恩佩副教授,今天上午在该学系与分子流行病学中心联办的“乳癌研讨大会”上,分享这项研究所得结果。

  许副教授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新加坡华人研究”是在1993年到1998年进行,参与研究的共有3万5000名,介于45岁到70岁的本地华族妇女,平均年龄是58岁,研究把这3万多人分成两组,一组平时较多吃黄豆类食品,例如:豆腐、豆干、豆花和豆浆等,另一组较少吃或不吃。
  她说,研究所得的结果是,较多吃黄豆类食品的一组,患乳癌的几率比较少吃的那一组低了18%。
  许副教授说,研究人员是在1999年到2004年进行第一轮的电话追踪,收集两组人的数据,上述研究结果是第一轮追踪所得。

  她透露,研究人员从2006年起进行第二轮电话追踪,目前仍在进行中。2005年“中断”是由于所需经费短缺之故。

  每天吃一块豆腐 豆干大小就可以

  国大人员这次的研究,跟日本几年前的研究所得结果很接近,但英国进行同样的研究,所得结果却不一样。医学人员认为那是因为东方人从小平时常吃黄豆食品,参与研究者并不是研究开始时才吃,研究之前已吃了几十年,而西方人平时则没有吃豆腐等食品的习惯。

  许副教授说,黄豆里的大豆蛋白含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医学人员相信这种激素具有抑制乳癌细胞繁殖的功能,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是乳癌成长的因素之一,而植物雌激素具有抑制雌激素的作用。

  她强调,女士们不必因此而每天大量吃黄豆类食品,每天只需吃一两块如一般豆干大小的豆腐就足够了,如果大量猛吃,结果吃进了过多异黄酮,说不定会弄巧反拙。

源自:联合早报(邓伟坚) (2008-08-11)

2008年8月27日星期三

2008年8月6日星期三

孝与钱

不要钱财的人,

我们似乎从来不曾见过,

而不要父母的,

却时有所闻。

--- 老潮州的古谚语

源自: 2008-08-5新加坡联合早报副刊简桥的文章《孝顺》

2008年8月3日星期日

感谢上帝

有人早上一觉醒来,

感谢上帝给他新的一天。

有人晚上临睡前,

感谢上帝让他又过一天。

您是哪位?


一天

活一天, 算一天。

对消极的人来说,是折磨。

对积极的人来说,是福气。


谈生气

生活中常有令人生气的事,

但自己又不能控制,

应对之道乃先深呼吸三口气,

一笑置之,

原谅肇事者,

或告诉自己让上帝惩罚他,

再化生气为力量,

化生气为去创意的原动力,

继续在生活中向前进,

你我能做得到吗?

这可是对自己的一大考验!


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華人傳統素食

華人傳統素食油太多,
加工食品太多,
煎炸太多,
應該避免。

談五穀米 [五穀米 吃出老康健]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過去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在過度精緻飲食的今日,五穀米反而成為當紅的養生食物,營養師指出,老人家攝食的總類常太少,五穀米含有豐富的B群、纖維質、礦物質,可增添攝食營養。但是洗腎、糖尿病、潰瘍病患,應適量攝取。

五穀米是哪五穀馬偕營養課營養師蔡淑玲說,五穀只是泛稱,通常五穀米中會混有糙米、燕麥、薏仁、綠豆、紅豆、小米、白米、紅薏仁、黑糯米、大麥、小麥、芡實、蓮子等。最流行時,甚至有人混到20多種,如今市面上,以混合六、七種為主流。

蔡淑玲說,部分自己開伙的老人家,菜色單純,一天只吃一、二樣食物,加上牙齒不好,難嚼的青菜、水果攝取更少。相較之下,五穀米有豐富的B群、纖維質、礦物質,取代白米可增加食物的多樣性。

不過,五穀米口感較硬,不太容易吞嚥,振興營養師林孟瑜建議,老人家最好將五穀米煮成粥狀,不僅容易入口,同時增加水分的攝取。

煮五穀米並不簡單,很多人轉為五穀粉,蔡淑玲說,沖泡的五穀粉不等於五穀米,五穀粉中穀類的含量太低,為了讓沖泡的口感變好,成分絕大多數都是芝麻、山藥粉、玉米粉、米粉等,醣分偏高。

營養師證實,常吃五穀米,確實有預防大腸癌、降血壓、減肥、防便祕等好處,用來取代白米當做主食,是很好的選擇。糖尿病患的必須限製醣份攝取,只要適量攝取,也是很好的主食。

林孟瑜也提醒,五穀米雖好,但是帶殼的穀類,磷、鉀都偏高,不適合洗腎、腎臟病患吃。蔡淑玲說,尤其是薏仁,薏仁的蛋白質高,生理利用率卻不高,會造成腎臟病患的負擔。

此外,五穀米中常有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豆類容易產氣,容易脹氣的人不宜多吃,而消化道潰瘍的病患,可能也無法消化。

2006/04/27 聯合晚報】

Source:

http://www.functionalfood.org.tw/news/News-95/News9504/950427-4.htm

2008年7月18日星期五

因失信罪而坐牢,都是钱作怪!

财力雄厚的肾脏基金会总裁比莱因失信罪而坐牢。

一个天主教神父也失信罪而坐牢。

仁慈医院前院监明义法师于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五日也面对失信35万元公款、向慈善总监提供不确实资料及伪造文件欺骗等10项控状遭起诉。这名新加坡佛教界最著名的人物也很难逃坐牢的恶运。


他们的遭遇或许都是钱作怪!

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

黑白老鼠论


不管黑老鼠还是白老鼠,

不制造问题的老鼠就是好老鼠。

2008年7月16日星期三

驾车与为人

从一个人如何驾车可以看出处事为人。

从一个人的性格你可以预测他如何驾车吗?


2008年7月6日星期日

血象检测 Youtube 华语录影带

把你的一滴血放在高倍率高清晰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观察, 可获知人体健康状况的相关信息。

在短短的数分钟内,通过电脑显示器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血放大了一两万倍,

可发现平时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被喻为“隐形杀手”的各种致病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粘度、脱落的脂质斑块、微血栓等等; 还能对全身多个系统,如消化、心血管、血液、免疫系统等进行健康普查, 及时捕捉身体亚健康状态及疾病早期的病理痕迹。

以下华语录影带是两名男士在谈论与分析其中一名男士显微镜下的活血。



2008年7月5日星期六

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

今天(2008-07-05)在联合早报记者李虹气的一篇文章提到这一段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

“利人利己,

损人利己,

损己利人,

损人不利己。“

以下是我的更改和补充:

利人利己,皆大欢喜。

损人利己,千万别做。

损己利人,非常伟大。

损人不利己,哪有时间做。

利人不损己,举手之劳。

不损人利己,并不寐良心。

不损己利人,应该多做。

损人损己, 笨蛋一个。

2008年7月4日星期五

淡泊生活有何不可?

.......但我们自 给自足,

甘于粗茶淡饭,

不求名牌、美食,

也从不要求协助。

即使不拼搏,

又有何不可?

再说,8小时的体力工作后,

加上上下班车程,

即使我还肯去做加班/兼 职,

到头来,我相信不是累出病来得不偿失,

就是过劳死,

赚多了钱亦没命花。.........

以上节录自2008-07-3联合早报言论版一名读者的来信。

2008年7月2日星期三

安华和断臂山

前几天有个男人向警方报案,

指控安华带他上断臂山,

把断袖之癖强加于他,

逼他唱后庭花。

不知是安华和男人有缘,

还是男人和他有缘。

十年前被诬告,

但愿他这次也能度过难关。


星期三和山

星期三像是座山

星期一你开始爬

爬得很辛苦

星期二你继续爬

越爬越艰苦

隔天你终于爬到星期三的山顶

你看到了眼前的星期五

高兴极了

但可望而不可及

你沿着陡坡继续前进

终于挨到星期五放工

和三五好友庆祝周末的来临

好好利用周末两天

做平时不能做的……

不守时与不负责任的人

经常不守时的人,

是不负责任的人。

经常不守时的人,

你信得过吗?


2008年7月1日星期二

识时务和务实

识时务者为俊杰,

务实者或非俊杰,

但绝非是个笨蛋。


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学坏三天,

学好三年,

培养好习惯很勉强,

但勉强成习惯,

习惯成自然!


谈睡觉

睡觉是人的本能

每人天天需睡觉

每天睡够身体好

睡个好觉精神爽

能睡午觉更加好

睡眠不足脾气坏

长久少睡身体弱

失去健康万事休

不管多少事要做

不管多少钱要赚

充足睡眠不能少

睡个好觉不可缺

睡足好眠是幸福

有了幸福复何求

2008年6月30日星期一

星期一又来咯!

哎,周末转眼又过去了。

星期一来临,顿觉空虚。

另一周重新开始。

再为生活而忙碌。

总是想起心情轻松的周末。

但是,往好的方面看,明天是星期二。

后天就是星期三………

转眼间,星期六又到了。

想到这里,精神立刻振奋,………


食物中毒花了两千五百元


刘太喝了酸梅水

肚子突疼痛异常

刘太食物中毒

连忙往医院送去

有关诊治全都做

大夫也来看两次

留在医院住一夜

花了两千五百元

如此庞大的数字

刘太差点昏了去

从此不敢再乱吃

老刘昨天来相告

劝我饮食要小心

也别光顾该医院


2008年6月29日星期日

一个活人每天必做的六件事

1. 睡觉

2. 喝水

3. 进食

4. 小便

5. 想 (想什么自己知道)

6.

人生与戏 (二)

人生如戏

何必当真

自导自演

人导己演

命中注定

身不由己

嬉戏人生

乃上策也

人生与戏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有时做戏

一时主角

一时配角

做好角色

人人称赞

有时看戏

文明观众

从不迟到

静静看戏

曲终人散

各自回家

回到人生

或回到戏

戏里做人

人生做戏

你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