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街牛肉粉
(2011-03-23)
● 王振春
天南地北
老来喜怀旧,常想起猛街的牛肉粉。
猛街是民间的叫法,也有人叫咖喱巷,官方取的路名是培英路,但像我这一代的新加坡人,还是喜欢叫猛街或咖喱巷。
猛街现在还在,但旧貌已完全走入历史,它一面是百胜楼,另一面靠近国家图书馆,从前它的隔壁街是何罗卫巷,也早已消失。
年轻时常在猛街走动,有几个打球的朋友,住在猛街的学友书店和冠南洋服店的楼上,常找他们吃街头的牛肉粉。
猛街的街头,一边是利华金融,另一边为新民鞋庄,鞋庄的隔壁是三民皮箱店。叫人怀念的牛肉粉摊位,就在新民鞋庄的五脚基里,从桥北路走进猛街,马上就看到牛肉粉摊位,闻到牛肉香,食指大动,不想吃都难。牛肉粉的摊位虽不显眼,狭小的五脚基只能摆三几张小桌子,摆桌子旁边的那块墙壁,薰得黑黑,但生意特别好,很多人一吃就吃二三碗,我便是其中的一人。
猛街的牛肉粉,用牛骨熬煮,熬到骨味完全渗出,香气浓郁,特别鲜美爽口。这样的牛肉粉,很久没有尝到了。最早时,猛街牛肉粉,汤的2毛,干的3毛,后来变成汤的3毛,干的5毛。那时我在中正总校读书,每天到二马路搭巴士上学,从猛街走过时,闻到牛肉香,常常要吃一碗才走。
卖牛肉粉的老人家姓龚,膝下有好多个子女,起先是老伴在摊位上帮忙,后来一家人都来帮手了,再后来猛街这块地段发生大变化,附近的旧店屋都拆了,盖了现在的百胜楼,猛街牛肉粉也搬到桥北路的华兴咖啡店,隔着几间店铺是光华戏院,斜对面是奥迪安戏院,看戏的人潮很多,原本生意很好的猛街牛肉粉,这时的生意更好了。
几年后,华兴咖啡店整排战前老屋被拆,变成今天的来佛士酒店,猛街牛肉粉又再搬迁。几十年过去了,猛街牛肉粉常常叫人怀念,猛街如今还在,但人面不知何处去,走进猛街,早已闻不到诱人食欲的牛肉香了。
几年前,在大巴窑的食阁,还吃过猛街的牛肉粉,卖牛肉粉的是龚家的小儿子,大家是老街坊,见面还聊了几句,但已不提猛街的往事,知道猛街那段旧事的顾客也已经不多。后来食阁大装修,再去找他时,牛肉粉的摊位已不见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