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联合早报 - 副刊 (2011-04-19)
欠缺
(2011-04-19)
● 李永乐
报载一名中国籍男子,在美国加州搞了个“山寨军队”的骗局,专骗新来乍到的同乡“新鸟”,名副其实叫做“宰熟”,据说受骗上当的老乡超过百人。
他的布局还真似模似样,有全套军装、总部,还有操练和军演,他的“卖点”是吸引新鸟入伍,因为当兵过后,要申请永久居留(绿卡)比较容易。当然,他为别人办居留不成,自己反倒被拘留起来。
中国大陆这些年来,由于推动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发财致富几乎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大家向钱看的结果,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不在话下,然而很多“不择手段”的例子就出现了。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买到素质欠佳的货品,蒙受损失和不便还算小事,一些黑心食品影响健康,甚至夺人性命,那才真真可恶加可恨。有中国朋友无奈地形容:如今什么东西都能造假,唯一“假不了”恐怕只有骗子。
我也认真思考过,这么一个普遍的“假象”,根源到底在哪里,根治的办法又是什么,然而别说我们这些普通人,目前还想不出良方,即便领导人、专家和学者,也无时无刻不在探索这个问题。
“原罪”和方便的解释,当然是推给教育,就说“教育出了问题”,可是这也不够具体,因为“造假”行为在教育界也并不少见。因为我们见到的是:教育成功的目标不再是“树人”,而是作为“提升财富与地位的阶梯”。
所以当一个社会演变到许多人都急躁地追求物质文明的时候,精神文明肯定被拉低了,为了快速致富,商誉和道德都丢一旁,于是许多假冒伪劣商品就涌现了。
说实在,仿冒和伪劣的商品,只不过是“造假”的初级阶段,深一层的祸害,则是观念与言行的“假”,负面影响更加的严重,这在商场和官场上都不难见到,而比“诚信不足”要高一级的则是信仰的欠缺。
宗教情怀可以让人超越世俗和肉体的追求,中国的篮球巨星姚明,日前出席博鳌论坛的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在“经济转型期青年人的困境和超越”主题下,就透露他也有迷茫的时候。
他说,“信仰是我们现在缺失的东西,信仰中包含道德。在某个时候,我需要某些依靠。但是在我的文化背景里找不到。”姚明的提醒,应该是个及时的警钟。欠缺信仰和道德贫血,是到了该进补的时候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