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he 副刊of 联合早报 dated 3 August 2010, Tuesday.
(2010-08-03)
作者李永乐
客船钟声
住家一带是私人住宅区,停车位向来比较紧张,一些有地住宅的业主,拥有超过一部车子,自家停车位不足,只好把车子停放在屋前的路边,碰上晚间和周末节假日,若又有访客,往往就是“乱泊车症”的高发期。
某星期日下午,载送女儿到丹那美拉地铁站,途经附近一条双向的小路,这路的往来方向仅各有一条车道,我前进的方向通畅无阻,对面方向的路边,则零星停放好几辆车。
转入小路不久,迎面来了一部红色跑车,由于车道被停放的车子占据,于是跑车只好切入我的车道,来个“反其道”行驶,与我的车子迎面遇上,两车头对头停了下来。
我按照“顺逆方向礼让”的惯例,等他倒退车子,回去他的行驶车道的空隙,让我继续往前开车。怎知道跑车却一动不动,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耐心地等了三分钟,也轻轻按喇叭善意提醒,对方还是没有动静,我见右侧路边刚好有空档,便“越界”将车往右挪,腾出本属我行驶的车道,红色跑车在我移车后,即刻踩油门呼啸而过。
女儿有点不解我的做法,问我明明是对方逆道开车,为什么却是我们让路?哪有这样的道理?我告诉女儿,“道”理确实在我们这边,虽然如此,不过就是一个让步的动作,究竟有什么吃亏?
假设大家坚持不让,可以预见三种结果:一是其中一方失去“耗下去”的耐心,乖乖退让,二是下车理论吵了起来,三是各不退让打了起来。如果是打架便有伤亡,一件小事可能酿成大祸,结果没有一方是赢家。
现在是我让路了,对方或许认为他胜利了,那又怎样呢?我们损失了些什么呢?很多不该发生的事,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平日大家也许会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事到临头却容易忍无可忍。
倘若碰到这样的小事,只是发挥“忍”功,还是不够究竟,如果能够做到处之泰然,境界便更高了,调整一下心态想想:对方过后也许产生羞愧心,今后不再那么“霸道”,那你算是做了件好事,如果他把你的忍让当作胜利,就让他享受几分钟虚荣吧,因为你身上也不会少一块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