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2日星期日

教育与创意之道

Info Source: http://www.zaobao.com.sg/yl/yl101211_002.shtml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0-12-11

教育与创意之道

2010-12-11

● By 高极登

  老师在堂上讲课,学生听课,这是一般学校上课的情形;有时候更糟,回想中学时候,老师一上来就是在黑板上写笔记,学生忙着抄,每堂课都如此。

  有时候我上网听外国大学课程,洋教授讲课,有板有眼;其实到了大学,就不能再像中学高中一样,由老师讲解课程的内容,学生听取。但是很不幸的,一些大学讲师的授课方式,还是延续了中学高中方式。

  中学高中是扎根时期,老师讲,学生听,这个方式还可以接受,到了大学,还是如此,那就太不像话了。课本内容,学生可以自己读,讲师应该做的是评述分析,就像易中天品三国那样的水平,而不是重复讲述当时的历史。

  早年采访李远哲教授的讲座,他举了个例子,至今印象犹深。他说起当年在大学任教,举了很多没有答案的数理疑题,要学生思考,学生颇有微词,他们问:“教授,我们的中学高中老师,每一题都知道答案,为什么你反而不如我们的学校老师?”

  亚洲学生习惯了单向的教育,对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一时适应不来。亚洲学生到西方上大学,往往有这种学习文化的震撼。

  有个总裁说,公司出了状况,工程系毕业的保安经理不知所措,问总裁该怎么做,结果被训了一顿。总裁说,这时候是他该告诉我怎么做,反倒问起我来。总之是读死书,不会应变惹的祸。

  现在很多大学都走商业化路线,招生赚钱牟利,来者不拒,成为变相学店,很多非英语源流学生,靠死记烂背应付考试,靠文法软件应付论文,或是把非英文论文译改成英文交差,学期过去,戴了方帽毕了业;但到底学到了什么?

  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太呆板,只能培养照章行事的公务员,假如你毕业后要在政府部门或是大公司工作,你需要一张堂堂正正的名牌学位文凭。

  很多年轻人因为考不上所要修读的学系,或考不上大学耿耿于怀,其实大可不必,现在和外国大学挂钩的私校多,课程实用灵活,网上课程也多,尤其是资讯科技的课程,你大可半工半读,完成学业。

以我本人来说,我爱自己进修,自行找资料探究学问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训练。人的一生中,真正上学的时间约莫十几二十年,离开学堂,话到老学到老,进修就显得重要。有个朋友就不是这样,他喜欢上课拿文凭证书,要他自发研究学问决计不干,他的学识只停留在求学时候,课外常识糟透。

  电脑编程这一行,尤其得面对各行各业,需要有广泛的通识,从簿记、会计、人事、采购、生产、品管、库存、物流,都要有所认识,不同行业,像五金业、食品业、运输业、超市,都有它各别的运作方式,多阅读相关书籍、从工作中学习、多交专业朋友,可以充实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很多中小型企业老板在面试时,重实践经验多过文凭。早年我们公司面试电脑人员,会当面丢个实际难题,让应征者去解决,很多没实战经验者就栽在难题上。有者凭学历被录取,但没三两个照面,因工商通识不足,几个月后就干不下去了。

  现实生活中,尤其资讯科技之类新兴行业,需要创新,填鸭式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墨守成规的人;很多时候,业内人士需要面对崭新的难题,研发具有原创性的新事物,这是现有书本上没有的,根本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必须自行结集相关科目的资料,探索新知识,才能破旧立新。

作者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新闻编辑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