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08-27
成功的背后
(2011-08-27)
● 高极登
看一些电脑公司老总发表演说,心理总是钦羡,但是,他们有今天,得来不易,过往的努力,吃过的苦头,又有多少人明了。
就以将辞去苹果电脑执行长一职的乔布斯(Steve Jobs)来说,生命起起落落,他在战后1950年代出世,是个私生儿,养父母没受过大学教育,是普通的美国老百姓,但他们答应生母,会送养子上大学把他抚养成人。
长大后在养父母省吃俭用下,他上了大学,但是半年后因觉得课程没意义,又不忍心看父母为钱张罗,于是毅然退学,转而旁听一些感兴趣的课程。
这期间他晚上在同学的宿舍睡地板过夜,白天有时会捡汽水罐卖钱,周末时还步行到几公里外的印度庙吃一顿免费餐,真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书法课是他生命中的转捩点,为了改进字体,他上了英文书法课,也就是一些美术字之类的,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多年以后,在设计麦金塔(Macintosh)电脑的时候,派上了用场,使苹果电脑雄霸图像领域。
1970年代,乔布斯和好友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在马克古拉(Mike Markkula)的资助下,创办了苹果电脑。马克古拉是个低调的创投家,他也曾资助起步的微软,当年的几万元,今天的回报难以估计。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被撵出苹果是乔布斯胸口永远的痛,患上癌症又是一大考验。年前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回顾前半生,发觉过往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成了人生,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
谈话有禅机,这不出奇,当年他的证婚人是个日本禅师。他告诉学生要随遇而安,把握当下,有机会尽量学习,因为冥冥中自有天意,你不知道这东西日后的作用。
这话很有道理,笔者深有体会,很多英校生很后悔当年没把华文学好,虚度课堂时光,反正上课时间也走不了,为何不专心听讲,掌握这源远流长的语文。
有人成了演艺人员,唱华文歌演连续剧,才来恶补华语华文,有者甚至华语华文不灵光,错失了到中国高就的机会。笔者年轻的时候,学了上海话、广东话、福建话这中国三大方言,还有马来话,原以为没什么用处,谁知到中港台和当地人说起共同的语言,一下子就熟络起来。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加起来近3亿人说这同样的语言,到这两个国家去,马来话还挺受用的。
在悉尼遇到个武术教练,原本想到澳大利亚当个工程师,谁知找不到工作,眼看计划就快泡汤,就那么巧,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在公园打八卦掌健身,那是小时候老爸逼着学的,当时还老大不愿意,有识货的人看了,就向他学习,学生越来越多,后来回国向第X代传人的老爸再讨教提升,回澳索性开班授徒成了专业教练,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言归正传,再说这乔布斯,说他的故事目的是要激励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能生长在励精图治的新加坡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父母供你上学,有这机会要好好掌握,不要嫌弃抱怨,因为生命是一场不能回头的倒数,要珍惜,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
诚如乔布斯所引述的格言,假如你把每一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发觉,忽然间,你能在短期内完成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
作者是本报新闻编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