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6日星期日

谢颖聪 (by 潘星华)


新加坡联合早报副刊 2011-06-25

谢颖聪

2011-06-25

● 潘星华

小依集

小依:

  上星期去华侨中学采访直通车课程,学校给我介绍了一名长得俊秀挺拔的好学生,我们谈了很久,还订下后会之期,说日后有杰出青年企业家奖的颁发,也许会再访问他。

  这名叫谢颖聪的高二生,正在积极准备年底的A水准会考。因为这是中学六年第一次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他有点紧张。他笑着对我说:“没有中四会考,是直通车课程的最大好处,也是最大坏处。其实,直通车课程的种种活动已经培养了我在高压还能从容应付的能耐,也明白考试成绩并不是评断我能力的最重要标准,但因为我要求自己凡事都要做好,所以,还是非常重视。”

  谢颖聪来自伊丽莎白公主小学,一所邻里小学,小六他以278的高分进入华侨中学。问他可曾和小学同学见面?有没有感觉接受直通车课程和没有接受直通车课程的不同?

  他的回答很有深度。

  他说:“六年直通车稍有的遗憾是同学有单一性的趋向,在同一个制度里,大家的想法相似,所以,我很喜欢和小学同学见面,他们的谈话,常令我耳目一新。幸好到了高一,我们有250名凭着O水准会考成绩进来的外校同学,他们的学习态度就跟我们很不同,他们很用功,很懂备考,跟重视做专题研究的我们很不同,他们来了,我们可以互相学习。”

  寻求差异性,谢颖聪还尽量参加校外比赛,增广见闻。

  他说,少了应付中四会考,直通车课程让他有了空间和时间参加校外比赛,参加经济发展局的商业计划比赛,他认识了十多位新加坡白手成家的中小型企业总裁,让他对这些不是从特优成绩出来的成功人士有了崭新的认识,他也有意参照他们的经验,成为一个创新的企业家。

他和五个同学组成的创新商业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屋顶农场”,和制造“再循环得奖机”两个专案。

他说:“20年后,新加坡将面对食物越来越稀少,价格高昂和来源不稳定的窘状,我们有必要像制造新生水那样,采取自主的解决方案。把屋顶变农场,耕种农作物自供自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新加坡的屋顶究竟有多少可以用来做耕种地,我们还没有统计,但前景是乐观的。经济发展局为我们找到一位建筑师行的总裁来做导师,他对我们这项商业计划很有兴趣,考完A水准会考,我们就要大干了。

谢颖聪另外一个点子是制造“再循环得奖机”来推动环保。他说:“我们的想法是把饮料机的操作倒转过来,现在是投进钱币,吐出饮料瓶,未来我们希望把饮料废瓶投进去,钱币吐出来,或者为现金卡增值等等。透过再循环有奖,促进环保,是我们的目标。现在喝完饮料,把废瓶随意丢弃,是很可惜的事,现有的再循环废物箱,似乎起不了作用。我们要通过这个‘得奖机’来奖励人民勤于环保,然后把收集到的废瓶,送去批发商赚取差价。在网上我们发现英国和日本已经开始做了,等A水准会考后,我们会再深入研究调查。”

那天和谢颖聪谈完,感觉这个直通车制度真的不错,要不是把中四会考刷掉,谢颖聪肯定没有办法优哉闲哉来动创新创业的脑筋,这正是多年前,前任教育部长张志贤去美国托马斯杰佛森科技中学访问,看到那里的学生在做研究,他忖度很久,新加坡的学生在干什么?才突然悟到,原来我们的学生都在应付考试,这才触动了开动直通车的脑筋。

  等着新加坡有更多的谢颖聪出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