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Source: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0-09-01)
大法官陈锡强捐款国大 以病逝爱女名字设教授讲座
(2010-09-01)
杨萌 报道
为纪念乳癌病逝两年的小女儿,大法官陈锡强和家人捐款给新加坡国立大学以爱女陈婉清的名字设立一个讲座教授计划,国大杨潞龄医学院院长黄聿立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教授。
这笔捐款获得教育部一元对一元的补助,用来成立永久性的基金,资助获奖教授的研究和学术工作,这个“陈婉清医学科学讲座教授”(Isabel Chan Professorship for Medical Sciences)的任期是三年。
国大说,大法官一家人非常低调,不希望公布捐了多少钱,据记者了解,这笔捐款超过百万元。
身为陈婉清的治疗团队一员,黄聿立教授受访时说,自己对此感到十分荣幸,并称赞陈婉清“很勇敢,是了不起的女性”。
学社会心理学
但对美食很感兴趣
陈婉清是2003年被诊断患上乳癌,2008年9月1日过世时34岁,她是大法官最小的女儿。
根据国大文告,陈婉清毕业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虽然是学社会心理学,但对美食很感兴趣,因此留在伦敦,到Prue Leith美食学校深造。
她回国后,在不同餐馆工作,甚至当过侍应生,积累经验后才在2001年开了自己的餐馆,名叫Butterbean,可惜两年后她就离世,她已婚但没孩子。
文告还说,她关怀动物,关心别人,曾把餐馆周围的野猫带回家养,“她也是很多朋友和同辈的倾诉对象。”
但对于她的病情,黄聿立说,她的家人还没有走出悲伤,所以不方便多说。
黄聿立是血液肿瘤专家,也是国大医学中心副总裁。他说,自己现在很关注行为科学研究,比如,大家都知道乳房X光检验(mammogram)有效,政府也有津贴,但人们还是不愿意去。“你可以做很多研究,但如果病人不去检验,是个很大的问题。”
他认为,这当中原因很多,有的抱侥幸心态,有的存有担忧,有的选择拖延。
保健促进局为那些年龄超过50岁的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乳房检验津贴,公民只需50元,永久居民75元,原价是100元。
但根据一份2007年调查,年龄介于50到69岁的本地妇女中,只有41%做了这个检验。
他的研究兴趣也包括肿瘤发病的导因、月经早来导致乳癌概率增加、新的成像技术等。
谈到自己获得的这个讲座教授荣衔,黄聿立说,最重要的是要给病人和陈锡强大法官的家庭带来荣耀。他提到,总理在刚过去的群众大会鼓励大家要回馈社会,但新加坡要做的还有很多,不能单靠政府解决所有的问题,个人也要负起责任。
国大有55个以个人命名的教授计划,当中17个跟医学有关。
国大也说,这个计划开放给所有医学领域,以支援那些关键医学研究与学术工作,对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作出最大贡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