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星期一

叶绿素健康的重要元素(Ref: Newstar2031-2012-04-16A)

Source: From: "常春EVERGREEN"< mailman@mx.udnpaper.com >

叶绿素健康的重要元素

叶绿素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分子结构与人体的血红素相似,唯一的差别就是在中心的原子,一个是镁离子、一个是铁离子,而血红素是形成红血球的主要因子,双凹盘状的红血球,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携氧。

王小姐常常感到头晕,上班久坐有时候突然站起,就会一阵天旋地转,每个月生理期来的时候更惨,动不动就是手脚冰冷、头晕目眩,爱睡觉的程度有时让自己以为罹患嗜睡症,向医师求助检查后才知道,她出现全天下女人都容易出现的问题——「贫血」! 另外一位苦主张先生挥之不去的困扰则是口臭,他说平常上班人际关系就受到影响,最近年届三十积极相亲,无奈只要一张口,相亲对象就跑光光,根本不用说还想要再更进一步,向医师求助,则说他是因为肠道堆积太多老废物质和毒素,才会造成口臭??。

叶绿素普遍存在,但人体吸收少

「其实上述两个例子都不难解决,只要让身体摄取叶绿素即可!」营养顾问黄智筠这样说。 大家都知道叶绿素,小学的自然课就读过,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就是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将叶绿素离子化,但是真正认识叶绿素,甚至了解人体也可以利用叶绿素的却不多。

黄智筠营养顾问进一步表示,西元1913年的德国诺贝尔奖得主R. Willstatter博士发现,叶绿素存在于任何绿色的植物当中。 换句话说,你我每天都吃得到叶绿素,但是因为它的特性不耐高温,加上易于被油脂包覆,在台湾烹调却又习惯高温热炒甚至焖煨菜,往往使得叶绿素在烹煮过程中流失,或是因为被油脂包覆而直接排出体外,结果是看到的叶绿素多,但是真正吸收进去的少之又少。

最大的特性就是带氧

叶绿素并不属于人体常见的主要营养素之一,在美国或是台湾,虽未订出每日摄取量,但是因为它的生理功能具特殊性,因此,不论在医疗界或营养界,都逐渐被获得重视。

黄智筠营养顾问指出,叶绿素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分子结构与人体的血红素相似,唯一的差别就是在中心的原子,一个是镁离子、一个是铁离子,而血红素是形成红血球的主要因子,双凹盘状的红血球,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携带氧气。 像王小姐,每到生理期就昏昏欲睡,是很明显贫血女性体内含氧量不足导致的现象,因此,多摄取富含叶绿素的深绿色蔬菜,当铁质充足时,叶绿素原子中心「镁」就会被「铁」所取代,使得叶绿素比其他营养素更容易转化成体内的血红素,同时提高带氧量。

在欧美文献中曾经记录叶绿素可以帮助愈合伤口,而日本的文献中也记载,叶绿素具有可帮助维持消化道机能,改变细菌丛生态、使排便顺畅。

粉状、锭剂或液状浓缩液可选择

既然知道叶绿素有这么多好处,那又该如何摄取呢? 营养师郑淳蔚强调,常见的地瓜叶、菠菜、A菜等深绿色蔬菜,都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甚至像芦荟、丝瓜、龙须菜、山苦瓜也都有,叶绿素几乎随手可得、非常容易摄取。

而营养师强调,蔬菜原味保留的愈多愈好,坊间也有很多养生保健法,都提倡多吃不经过烹煮的绿色蔬菜,也有人说这样的饮食习惯叫做「生食」。

而在日本推广很久的「青汁饮食」,就是将一些绿色蔬菜榨汁后饮用,例如之前很风行的小麦草或牧草汁,奉行者认为如此可直接吸收植物的原汁,除了摄取大量纤维之外,更重要的一项营养成分,就是叶绿素的摄取。

另外,在美国、澳洲或中南美洲,也流行直接食用紫花苜蓿,中国北方甚至将其当作药草,这是因为紫花苜蓿的根,能深入地底10~15公尺,所以会吸收到更多的营养素、矿物质及钙、铁、镁、钾等微量元素。

只不过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型态,每天起床后赶上班,连早餐都很少坐下来好好吃了,想到还要准备食材打果汁,事后还要清洗工具,往往让美事停留在知易行难阶段。

至于下班后通常没聚会应酬,也是回家赖在沙发看电视,回家洗手作羹汤更是不太容易达到的目标。

那么有没有简便的方式,让摄取叶绿素变得更简单?

郑淳蔚营养师表示,坊间的确有很多其他选择,像是可透过营养食品来做额外的补充,叶绿素的补充有粉状、锭剂或液状浓缩液可以选择,而液状又比锭剂和粉状更好被人体吸收,在单方、复方的选择,则是可选择纯度较高的单方,作为产品选择的依据。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