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談五穀米 [五穀米 吃出老康健]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過去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在過度精緻飲食的今日,五穀米反而成為當紅的養生食物,營養師指出,老人家攝食的總類常太少,五穀米含有豐富的B群、纖維質、礦物質,可增添攝食營養。但是洗腎、糖尿病、潰瘍病患,應適量攝取。

五穀米是哪五穀馬偕營養課營養師蔡淑玲說,五穀只是泛稱,通常五穀米中會混有糙米、燕麥、薏仁、綠豆、紅豆、小米、白米、紅薏仁、黑糯米、大麥、小麥、芡實、蓮子等。最流行時,甚至有人混到20多種,如今市面上,以混合六、七種為主流。

蔡淑玲說,部分自己開伙的老人家,菜色單純,一天只吃一、二樣食物,加上牙齒不好,難嚼的青菜、水果攝取更少。相較之下,五穀米有豐富的B群、纖維質、礦物質,取代白米可增加食物的多樣性。

不過,五穀米口感較硬,不太容易吞嚥,振興營養師林孟瑜建議,老人家最好將五穀米煮成粥狀,不僅容易入口,同時增加水分的攝取。

煮五穀米並不簡單,很多人轉為五穀粉,蔡淑玲說,沖泡的五穀粉不等於五穀米,五穀粉中穀類的含量太低,為了讓沖泡的口感變好,成分絕大多數都是芝麻、山藥粉、玉米粉、米粉等,醣分偏高。

營養師證實,常吃五穀米,確實有預防大腸癌、降血壓、減肥、防便祕等好處,用來取代白米當做主食,是很好的選擇。糖尿病患的必須限製醣份攝取,只要適量攝取,也是很好的主食。

林孟瑜也提醒,五穀米雖好,但是帶殼的穀類,磷、鉀都偏高,不適合洗腎、腎臟病患吃。蔡淑玲說,尤其是薏仁,薏仁的蛋白質高,生理利用率卻不高,會造成腎臟病患的負擔。

此外,五穀米中常有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豆類容易產氣,容易脹氣的人不宜多吃,而消化道潰瘍的病患,可能也無法消化。

2006/04/27 聯合晚報】

Source:

http://www.functionalfood.org.tw/news/News-95/News9504/950427-4.htm

没有评论: